马德兴:无意为卡马乔开脱 只盼他尽快"落地" |
2013年03月25日 18:27:29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
1比0拿下伊拉克队,尽管外界依然有诸多不满和非议,且矛头直指卡马乔,但还是暂时缓解了卡马乔的压力。卡马乔确实该利用这一难得的喘息之际重新思考。不过,当前最需要解决的,是如何帮助已经在中国生活了一年半的卡马乔尽快在中国的“落地”?又有谁来帮助卡马乔“落地”! “在俱乐部,我是雕刻家(sculptor);在国家队,我则是搅拌器(blender)。”现任爱尔兰国家队的意大利籍主帅特拉帕托尼曾有过这样一句名言,并为欧洲足坛广为流传和引用。此话已经清楚地说明了国家队主教练和俱乐部球队主教练之间的本质差异。里皮赶赴长沙观战,曾引起外界的诸多联想和猜测。但是,里皮真的来执教中国国家队,是否意味着国足就将旧貌换新颜? 当外界在拿卡马乔和里皮进行对比时,我们是否考虑过这样一个问题:即里皮目前所执教的恒大队是怎样的一个环境和氛围?而卡马乔所执教的国家队又是一个怎样的环境和氛围?里皮一到恒大,俱乐部就为里皮的教练组配备了四五名专职翻译,且有明确分工。里皮在带队指挥发现俱乐部的医疗保证团队有欠缺,明确提出了具体要求,恒大俱乐部马上按照里皮的要求进行配备。当里皮提出对里水基地重新进行改造时,俱乐部马上斥资按要求短时间内完工…… 可是,卡马乔和他的教练组团队呢?他们上任伊始,希望中国足协在哪些方面进行配合?时至今日,中国足协做得如何?的确,里皮是世界冠军教练,而卡马乔或许称不上世界一流教练,但中国足协花了那么多钱将卡马乔和他的团队请来之后,过去一年半来,又具体做了些什么?又如何把效益与利用效果最大化? 这么多年来,我们总是指望一个教练的到来,可以改变中国足球的一切。如同当今中国社会种种丑陋与腐败现象,谁都清楚:再出一个“包青天”式的人物也无济于事,必须从制度着手!“人”作为一个个体的存在,在社会现实中是微不足道的,充其量也就是个“牺牲品”而已。放置于中国足球,同样的道理。作为中国国家队乃至整个国字号队伍,过去几年来“不出线”已成为“常态”,这本身就不是一个正常的现象,但我们依然只是停留于“人”、停留于“教练”这样低层次的纠结之中。 要想有所作为,何尝不应是先从“制度”着手,去改变当前中国国字号队伍的建设问题?所谓“环境造就人、环境改变人。”如果我们不是首先改变目前中国国字号队伍的生存环境——如同恒大队请来里皮后所做的一系列扎扎实实的实事那样——中国足球还将继续“不出线”。即便是拿下伊拉克队赢得了喘息良机,也将因此而被错过。 之于卡马乔和他的教练团队,当我们在指责卡马乔“拿高薪不做事”时,我们是否尝试去了解过卡马乔的真实想法和原因。迄今为止,卡马乔尚未“落地”——没有能够真正融入中国足球之中。这个过程中,卡马乔本人当然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可是,又有谁尝试着去帮助卡马乔“落地”?当年米卢之所以能够率队出线,一个为外界所忽略的因素是他在中国“落地”了——沈祥福作为助理教练,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和作用不应为外界所忽略。 我无意去为卡马乔开脱、辩解,只是想站在中国足球的高度,尽早帮助卡马乔“落地”,至少在未来一年时间里,中国国家队或许也不会如此令人提心吊胆。 |
来源: 体坛周报 作者: 马德兴 编辑: 曹一言 |
相关稿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