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体育频道 > 浙江热点  
看浙江射击如何“开花结果”
2021-10-29 15:12:46 来源:体坛报 记者 黄维 郦琪琛 陆一帅

  射击是浙江的传统优势项目。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朱启南夺得男子10米气步枪的金牌。17年后,杨倩再一次登上该项目的奥运最高领奖台,为中国代表团拿下两金,成为中国首位00后双金王。

  省射击队的训练基地在长兴,叫浙江省射击射箭自行车运动管理中心,主任便是朱启南。中心目前承担射击、射箭、自行车、击剑、马术、攀岩6个运动项目。“我们有着优良的传统。特别是射击,从1984年我国参加奥运会,到2020东京奥运会,中国射击队所获得奥运金牌中有4枚来自浙江。”朱启南说,“这些成绩的取得,更像是一次开花结果。”

  梯队建设日趋成熟 小将集聚式“爆发”

  东京奥运会上,浙江共有4名队员站上赛场,取得2枚金牌;一个月后的陕西全运会,以杨倩为首的一众小将,又射落3金3银3铜,从金牌数到奖牌数,都排在射击项目的第二位。

  两场大赛,浙江队涌现了不少00后黑马,其中2004年出生的小将王芝琳以253.3环的成绩夺得全运会女子10米气步枪冠军,这位17岁小将最终收获2金1银,以黑马之姿闯入众人视线。浙江队此次派出参加全运会的24名参赛选手中,“00后”占据半壁江山。而在所有奖牌选手中,只有王岳丰和余浩楠是两名“90后”,其余所有选手都是首次参赛的“00后”——苗子多、水平高、质量好,已成浙江射击队的一个缩影。

  记者从省射击队了解到,目前在队注册射击运动员共有83人,占全省1347名注册射击运动员6.2%的比例;全国目前注册射击运动员共有13156人,浙江射击队占全国注册运动员10.24%的比例,而更为重要的是,浙江的青少年射击运动员集中在1995年至2000年期间出生的居多,且每个项目基本形成有2-3人的主力阵容。

  体育人才培养,基础在于基层。“在全省我们有43个后备人才培养基地。”朱启南无不自豪,“浙江一直走的是竞技体育的精兵发展之路,我们为了能够节约资源,把资源用到了最关键的地方,用在了最关键的人上,这样才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人才。”

  彰显人性保障 让队员沉住气、放下心

  从去年春节开始,因疫情影响,长期封闭训练和缺乏国际大赛检验,队员们的状态出现过一些波动。“我们在心理方面会干预比较多,不管是运动员还是教练员。”朱启南说,至少从目前取得的成绩的来看,工作是成功的。

  射击比赛具有极大的偶然性。除了项目本身的特点,运动员的心态也是造成发挥起伏的关键原因。在东京奥运会夺得首枚金牌后,杨倩一夜之间火遍神州,她的举手投足、只言片语都能引发关注热潮。对于如此的关注,杨倩也能感受到影响和压力。全运会期间她接受记者采访,就直言:“影响肯定有。但我能够做到的就是控制好自己的思想和情绪,尽可能让自己不受这些影响,把这些影响做到最小化。”

  同是射击奥运冠军出身的朱启南,对此亦有切身体会。所以在杨倩奥运会结束隔离回到浙江后,中心方面立即跟进,与她多次沟通,目的就是为了帮助她减压。全运会比赛期间,杨倩谢绝了所有媒体的采访。“因为杨倩身兼多项比赛还没结束,所以对媒体我们一律回绝了采访,希望大家谅解。”朱启南说。

  除此之外,浙江队还从思想上对杨倩加强教育,肯定她的能力,但也让她意识到团队的培养和付出。在杨倩带领下,省射击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好成绩,朱启南当然开心,他说:“我们为有这批运动员感到骄傲。”

  打通输送渠道,为运动员谋好出路

  除了奥运冠军,杨倩的另一个身份是清华大学的高材生。而杨倩之所以能以特长生的身份走进清华大学,建立在省体育局与清华大学战略合作的基础之上。

  “像杨倩这样,目前浙江已经向清华大学输送了12名高水平射击运动员。如果不出意外,明年上海的东华大学应该也会出现浙江籍运动员的身影。”朱启南颇为自豪。

  事实上,省射击队里的“学霸”密度一点都不低。“由于赛程关系,射击比赛经常要承担综合运动会的首金任务。面对巨大的压力,加上射击项目本身的特殊性,每一名射击运动员都有一颗‘大心脏’。”杨倩的教练葛宏砖告诉记者,“如何调整心态成了大家的必修课。因此,学习和读书有时就成了一种调整心态的有效途径。”

  向科技要竞争力 让训练更具针对性

  竞技体育,早已不是单纯的体力、耐力的比拼,更是科技的博弈。朱启南介绍,省射击队按照“1+X”原则,组建以主教练为主导,队医、体能、科研、康复、心理等辅助的复合型团队建设。

  “1”指的是教练。葛宏砖告诉记者:“杨倩奥运选拔赛成绩很好,之后又有起伏,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停完善方案,一步步走过来,反复落实各方面的准备工作。” 葛宏砖说,“我们方方面面考虑得很周全,从运动员的角度出发,我们作为运动员背后的支持者,尽量去减轻运动员的压力,做好最大的保障。”

  与此同时,中心与科研部门合作,开发射击脑电系统、决赛模拟系统、推进射击训练场馆智能化改造,与高校联合实施重点运动员科技攻关计划,使科技助力成为引领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如今,省射击队的许多训练场馆都实现了“数字化”“智能化”改造,逐步实现运动队和运动员的“智慧化训练”。以“最多提一次”标准深化数字化服务,对运动员体能训练、生化力学、营养补充等重点问题进行科研服务。

  新│闻│附│读

  对话17岁小将王芝琳:

  记者:谈谈你是如何接触射击项目的吧?

  王芝琳:从初一开始,我正式接触射击项目,那个时候自己也比较懵懂,不知道射击是什么。记得去温州体校报到的那一天,仅仅过来一个晚上,就闹着要回家,找了个理由,说不适应住校。但是爸妈给我压力,说回来就不要再训练了。后来好好想了一下,决定还是勇于去尝试,走走这条与正常学生不一样的路。

  记者:你的训练日常是怎样的?有什么小习惯吗?

  王芝琳:每天的训练,在很多人看来非常枯燥,每天重复举枪,瞄准,击发……但我自己慢慢地越来越投入,训练也走进我内心世界。教练常常教导我们白天训练,晚上琢磨,于是我也养成了训练结束后写训练心得,加深动作体会。

  记者:现在已经是全运会冠军了,接下来有什么打算和目标?

  王芝琳:我还是会紧跟教练的步伐,与队友们一起彼此取长补短,扩张境界,追求完美。训练中,全身心地投入到每一次动作的操作完成上,以积极的心理定位,继续朝着梦想的方向前进。

标签:射击;运动员;竞技体育;浙江队;全运会 编辑:韦文静
分享到:
相关阅读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