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体育频道 > 浙江热点  
短道速滑冠军之城还有“浙”段情缘
2022-02-18 16:27:40 来源:体坛报 记者 郭必文

  2月16日,北京冬奥会短道速滑项目的比赛全部结束,共产生9枚金牌,中国队拿到2金1银1铜。其中斩获中国队首枚金牌的范可新来自黑龙江七台河。这座中国冬奥会冠军“密度”最大的东北边陲煤城,与浙江有着特别的情缘。体坛报记者从七台河市政府办公室获悉,七台河市不仅有温州的一批知青曾在这里插队生活过,还曾17次组团南下温州,激发民营经济发展活力。

  短道速滑冠军之城

  七台河市地处黑龙江省东部,距离杭州2700公里,每年有4个月气温在零下20度,气候和地理条件非常适合开展各种冰上运动。

  在过去的40年里,杨扬、王濛、孙琳琳、范可新……国家重点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七台河“滑”出了10位世界冠军,摘下了7枚冬奥金牌。

  为什么七台河短道速滑如此成功?已故功勋教练孟庆余是绕不开的名字。上海体育学院副教授陈国强认为,他是七台河市短道速滑事业的奠基人和开创者,培养出了张杰、杨扬、王濛、孙琳琳等多位世界冠军。孟庆余的妻子韩平云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介绍,孟庆余学生时代就热爱滑冰。1969年1月,孟庆余被分配到七台河当煤矿工人,1972年,热爱滑冰的他代表七台河参加黑龙江合江地区冰上运动会,并一举夺得1500米、3000米和5000米3项冠军。1974年至今,以孟庆余为代表的四代教练员,接力培养短道速滑人才,共同书写了七台河令人称道的短道速滑奋斗史。

  据悉,七台河目前有11所短道速滑特色学校,组建了15支短道速滑训练队。有多处露天冰场,是滑冰爱好者自发浇制和维护保养的,免费向市民开放。当地人热爱冰雪运动,小到四五岁的孩子,大到六七十岁的老人,基本能驰骋冰雪,这就夯实了竞技体育发展群众基础。

  “短道速滑是一种传承,我们都是七台河人,我希望以后有更多七台河的孩子,能接上我的这一棒。”范可新在夺得北京冬奥首金的赛后媒体见面会上说。这句话正印证了:传承与坚守,正是世界短道速滑冠军之城演绎奇迹的底蕴。

  17次南下温州谋转型

  七台河是一座因煤而生、缘煤而兴的工业城市。从1958年开发建设,累计为国家贡献超过6亿多吨优质原煤,是中国重要的煤炭、电力生产基地,东北最大的优质焦煤和焦炭生产基地、煤化工生产基地。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末,数百名温州知青告别父母与亲人,离开家乡来到七台河插队生活。由此,七台河与浙江温州结下特别的“情缘”。1993年,七台河市委市政府作出建设“北方温州”的重要决策,吹响了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的“冲锋号”;2021年,该市提出“再学温州再出发,再掀民营经济发展新热潮”。这期间,七台河市委市政府17次组团南下温州,催生了一批龙头骨干民营企业,激发了创业热情,奠定了七台河市民营经济发展的坚实基础。

  城市转型并非一朝一夕能完成。冬奥会对冰雪资源丰富的“冠军之乡”七台河来说,是难得的转型机遇。市长李兵表示,我们将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重要论述精神,紧紧围绕“冬奥冠军之乡”的城市名片做强经济大文章。浙江大学的郑芳教授认为,充分放大北京冬季奥运会的综合效应,通过举办世界级的冰雪赛事,开发冰雪体育旅游,夯实冰雪培训产业;引入冰雪制造,相信能够探索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冰雪经济特色发展之路。

标签:七台河;短道速滑;温州;民营经济发展;冰雪;滑冰 编辑:韦文静
分享到:
相关阅读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