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建设若干举措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这也是首个专门针对体育教师队伍建设的文件。其中“体育教师的学历须是体育专业”“体育教师享受与其他学科教师同等待遇”“突出对‘三大球’教师队伍的重视”等要求备受关注。值得一提的是,专门提到,要突出体育教师补充配备,打通优秀退役运动员、优秀退役军人到中小学任教通道。
《通知》内容包括3个部分10条,明确了目标任务:到2027年,推动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数量结构更加合理,教育教学水平明显提升,评价激励和保障机制不断健全,满足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需要。教育部教师工作司负责人在对这份文件进行解读时表示,教育部出台这份文件是为了进一步完善体育教师队伍建设体制机制,努力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体育强国贡献力量。
杭州市滨江区是全市首个推行中小学每天一节体育课的区,杭州市丹枫实验小学体育教研组组长马红义告诉记者,学校共有9名体育教师,加上一名足球外教,班师比4.1∶1,已高于《通知》要求,并且已经有3名教师评定为一级职称。马红义说:“学校对于体育老师非常重视,不仅待遇和其他学科老师一样,甚至可以说有一定的倾斜。”《通知》的出台,不仅会让体育老师待遇得到更好的保障, 让体育老师有更好的晋升通道,更重要的是能让学校更加重视体育教学,从而进一步提升体育教学的质量。针对“三大球”项目的教师配备,马红义表示,目前学校通过培训,已培养了3名足球D级教练,3名篮球E级教练,接下来也会继续让体育老师接受相关培训。
此外,《通知》提到,可拿出一定数量的中小学体育教师岗位面向取得教师资格的优秀退役运动员、优秀退役军人公开招聘,重点吸引优秀足球退役运动员到中小学担任体育教师。2021年,省体育局和省教育厅印发《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畅通优秀退役运动员进校园渠道。2022年10月,浙江省体育局联合多部门出台了《浙江省大中小学校体育教练员专业技术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意见》,为包括退役运动员在内的体育人才担任学校体育教练员提供了政策遵循,形成了政策创新成果。
省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学校教练员岗位设置和退役优秀运动员就业创业工作对于为体育事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要做好岗位梳理,厘清需求,另一方面要充分了解意向,积极沟通。下一步,省体育局会进一步探讨更多体育人才引进、安置等可能性,扎实做好退役运动员安置工作,同时面向全国招聘学校体育教练员,为浙江引进高水平体育人才打通通道。
省教育厅体卫艺处相关负责人表示,《通知》是在向社会传递一种信号,体育重要性提升只是开始,无论什么措施,学生将是最终受益者。
目前,省内不少学校主动在体育教学上自我加压,在体育大课间、课间15分钟等都十分重视体育教育,不仅是看中了体育锻炼身体的作用,更加注重体育育人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