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体育频道 > 文体  
“都市嬉皮族”演绎别样骑士精神
2024-04-03 10:54:15 来源: 体坛报 记者 沈 隽

  在云和梯田“伴山机车打卡点”或是莲都桃花岭驿站,每逢节假日,总能看到一群又一群摩托车友将爱车一字排列在广场上,随着一脚油门,机车轰鸣,一场激情四溢的追风之旅就此开启。同样沉溺于飞驰快感的,还有自行车友。他们通常戴着头盔、护目镜,穿着紧身衣,骑上专业的公路自行车、山地自行车,或是在蜿蜒曲折的山路上,或是在风景优美的绿道上,留下加速疾行的低沉声浪。

  现如今,昔日的代步“小车轮”,已然转出了时代新潮流。从打开社交圈的新方式,到各地方兴未艾的新赛事,持续升温的“骑行热”衍生出数不清的消费业态,使“都市嬉皮族”悄然集结,在绿水青山间演绎一往无前的“骑士精神”。

  潮流社交“大玩具”

  丽水第七区机车行合伙人之一的叶成晨,是丽水最早玩机车的发烧友之一。他说,从2020年到2022年间,丽水的摩托车市场需求可以说呈井喷式爆发,“疫情期间,长途旅行不方便,适合短途出行的摩托车很自然地向社交属性、骑行文化贴近,成为年轻人表达生活态度和个性的符号,给整个行业带来了长期的增长。”

  实际上,玩摩托车并不是新潮流,在丽水的绿水青山里,早已盘踞着一群“摩托老炮儿”,像叶成晨这样的骨灰级玩家,从20岁出头开始接触摩托车,一直驰骋到如今,他几乎在全国地图上“点亮”了所有城市。

  当男骑手们热衷于为机械情结买单时,女性消费群体也开始在圈内集结,逐渐成为机车文化破圈的又一主力。长短随心的里程、挣脱都市藩篱的快乐与自由、破风而行的速度感、沿途的风景,都只能部分描述这项运动的魅力。采访中,不少女骑士坦言“骑行的快乐是购物、看电影等娱乐方式无法取代的”。在繁忙的工作间隙中做一名随心所欲的追风少年,正是不少人爱上摩托骑行的原因。

  当代步工具成为业余爱好

  与“机车热”同时兴起的,还有公路自行车“骑行热”。疫情期间,骑自行车成了最适合“保持距离”的户外有氧运动,市场供需倒挂,甚至一度出现“一车难求”的情况,由于受制于供应链产能,很多人要等一个月甚至几个月才能收到车。

  不同往日追求纯粹的速度与激情,现今的骑手更倾向于将骑行当做是生活方式和个性表达的标签,并衍生出新的骑行文化。而每个人对车款、骑行装备等喜好各不相同,直接验证了骑行爱好者愿意“为个性买单”。

  入圈1年多的小王,如今已是JMCC骑行队的组织者之一,仅去年下半年就骑行了8000公里,他坦言这是项“烧钱”的运动,因为强调的是“人车强交互”,所以骑手大多会不断改装升级车辆,以提升骑行表现。尽管花费不少,但对于在骑行上的投入,非常值得,他认为骑行早已不只是交通工具,更成了人与人连接的媒介,“因为骑行,我结识了不少骑友,大家通过公路车走到一起,但早已不限于一起骑车,骑行带来的友谊渗透到了生活中。自行车把大家联系到一起。”

  骑行“圈住”了哪些商机

  据美骑网统计显示,目前自行车运动的主要群体为18~40岁青壮年人群,坚持每周高频次骑行的用户达到7成以上,这直接带动了相关装备的升级。一些骑行“发烧友”则表示,单是在骑行设备上就消费了10余万元,其中不乏5万元以上的车架,加上头盔、服饰、码表、踏频器、骑行台等设备费用,而这样的花费也只是“入门级别”。

  户外骑行掀起的热潮,也在助推相关产业的发展。“像云和梯田的‘伴山机车打卡点’、莲都桃花岭驿站等点位,特别吸引年轻骑友。而骑行距离比较长的车队,又会涉及食宿等花费。”叶成晨举例,去年春节期间,他的摩托车队一路骑行到云南西双版纳,再到东南亚国家和地区,“来回15天,人均消费3-4万元。”

  在丽水,骑行爱好者看到了更多自行车品牌店的入驻,还有很多咖啡馆、健身房在探索骑行复合型门店模式,或是与骑行主题链接开展相关活动。小王所在的JMCC骑行队,就与很多机构、单位开展了线下合作,开展了与骑行相关的主题活动,很多活动都有线上直播、小视频推送等。

  可以看到,从车友会到骑行生活方式、骑行服饰、骑行主题活动,“骑行经济”模式在不断拓宽,多元化、专业化、高端化趋势越明显,进一步丰富了骑行玩家的选择和体验,为骑行市场的发展添砖加瓦。


标签: 编辑: 毕真
分享到:
相关阅读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