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体育频道 > 综合资讯  
毛泽东与浙江的体育情缘
2025-06-09 14:24:11 来源: 体坛报 李林达


【引言】

1952年6月10日,毛泽东为中华全国体育总会成立题词:“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距今,正好过去73年。毛泽东生前曾43次到浙江,在浙江的日子,毛泽东登北高峰,攀莫干山,游钱塘江,坚持不懈地进行体育锻炼。本期将带您重温那些珍贵的体育记忆。

四游钱江惊涛骇浪若等闲

毛泽东酷爱游泳,尤其喜欢到大江大海里去游。据史料记载,毛泽东曾四次畅游钱塘江。

1957年9月11日,毛泽东观看了澎湃汹涌的“钱江秋涛”。滚滚的钱塘江水,吸引了毛泽东。回到杭州,毛泽东就想到钱塘江去游泳。

“伍一劳动节(毛泽东对伍一的戏称),我们去游钱塘江。”毛泽东对警卫处副处长伍一说。

钱塘江的水文情况复杂。听说主席要去钱塘江游泳,王光宗、钱水桃等几位警卫处保卫人员赶到江边测水深水温,选择下水地点和路线。

“主席,潮急浪高,水也有点凉。”公安厅厅长王芳向毛泽东报告。

毛泽东操着浓郁的湖南腔笑着说:“潮急一点,水凉一点没关系嘛!”又说:“这样才能锻炼人的意志呢。”

为了主席的安全,必须预防万一,伍一扛着一只救生圈去了。

“游泳总要喝几口水,不喝点水就学不会游泳。”毛泽东笑着对伍一说。

“带救生圈游不快,阻力大,年轻人要到大风大浪中锻炼。”主席大手一挥,示意伍一摘掉救生圈。

毛泽东在陈毅、江青、王芳和卫士的簇拥下,在大桥下下水,逆水而上,向富春江上游游去。游了两个多小时,到萧山的闻家堰上了岸。

时值农历八月,钱塘江江水滔滔,波涛翻滚。

毛泽东泳技很好,在急流骇浪里,一会儿击水破浪,一会儿双脚踩水,犹如立在其中;一会儿又一头钻入水中,很长时间才冒出水面。那令人叫绝的泳技和悠闲自在的神情,令人惊叹不已。

1961年8月14日,毛泽东乘专列来到杭州。8月17日,毛泽东突然提出要去钱塘江游泳。

当时,毛泽东已67岁高龄,为了毛泽东游江的安全,省警卫处准备了一艘救护艇,还派了几名警卫员扛着救生圈远远地跟着,但毛泽东还是发现了,他吆喝着叫警卫员把救生圈扔了。

一下水,毛泽东先扎个猛子,把全身在水里浸一下,然后把头露出水面,以侧泳式左右交替着游向江心。他一边摆动双手一边对王芳和伍一说:“我们往上游。逆流能锻炼人的意志。”说完,用力向前游去。接着,毛泽东顺流而下,追风逐浪,以至身边追随的人都追赶不及。只见他仰面躺在水面上,面对蓝天,极目远眺,信水飘流。毛泽东一口气游了两个半小时,上了船,心平气和,与大家谈笑风生。这一天,毛泽东一直游到十几公里外的珊瑚沙。

8月19日、21日,毛泽东又兴致勃勃地两次畅游钱塘江。

登高揽胜数千古风流人物

1954年,林克调到毛泽东身边工作,担任国际问题秘书,1957年以后也兼顾国内问题,同时帮助毛泽东学英语,曾多次随毛泽东到浙江视察、学习和休息。

林克说:1959年11月,毛泽东在杭州组织读书小组,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在这期间,他曾跟随毛泽东去爬山,爬的是杭州郊外位于德清县境内的莫干山。

莫干山离杭城60多公里。汽车盘亘于山中。那天,车到山腰,毛泽东下了车。毛泽东一边走一边观赏着莫干山景色,还一边与罗瑞卿、田家英一行说古道今,谈笑风生。

莫干山南麓的金陵村,有个“松月庐”。蒋介石曾三次到此地召开重要会议或休息。据说,那天,毛泽东行至松月庐。听陪同人员介绍,这里曾是蒋介石、宋美龄住过的别墅。毛泽东一听,一阵沉默,接着,他丢下一句话:“我们走的是不同的路。”掉头就走。

毛泽东登山不尽兴不往回走。午饭后稍作休憩,毛泽东又兴致勃勃地到观瀑亭观瀑,顺芦花荡西行至莫干山最高峰——塔山望远,东望太湖,南看钱塘,西眺江西。他手指了指远处峰峦叠嶂的群峰,对身边的汪东兴说:“山那边,就是你们江西弋阳了。”

沉思片刻,毛泽东说:“弋阳县出了个人民英雄方志敏。”毛泽东眺望远方碧水涟涟的太湖和翠绿的群山,深情地说:“方志敏同志在敌人的监狱里写下了《可爱的中国》《清贫》《我从事革命斗争的略述》等著作。这些著作是赣东北地区的革命斗争史,是一个共产党员的革命意志、情操和高尚人格的写照,是不朽的佳作。”讲到方志敏同志年仅36岁就牺牲了时,毛泽东不无惋惜地说:“方志敏同志是个大智大勇、很有才华的革命家。他死得伟大,我很怀念他。”

1959年10月,毛泽东到杭州后,登北高峰,爬北天竺,攀莫干山,雅兴十足,兴致极佳。

毛泽东喜欢松树,喜欢登高望远。杭州周围的山头,他都到过。

同年10月26日,毛泽东登玉皇山。次日,毛泽东在秘书、卫士的簇拥下又去攀登北高峰。

节选自《毛泽东在浙江》,作者系原浙江省毛泽东思想研究中心办公室主任、秘书长。

【诗韵】

毛泽东喜爱登山望远,抒发豪情壮志,在浙江创作了不少脍炙人口的诗作。

七绝·五云山

五云山上五云飞,

远接群峰近拂堤。

若问杭州何处好,

此中听得野莺啼。

(写于1955年)

七绝·莫干山

翻身复进七人房,

回首峰峦入莽苍。

四十八盘才走过,

风驰又已到钱塘。

(写于1955年)

五律·看山

三上北高峰,

杭州一望空。

飞凤亭边树,

桃花岭上风。

热来寻扇子,

冷去对佳人。

一片飘飖下,

欢迎有晚鹰。

(写于1955年)

七绝·观潮

千里波涛滚滚来,

雪花飞向钓鱼台。

人山纷赞阵容阔,

铁马从容杀敌回。

(写于1957年)

标签: 高峰;七绝;救生圈;警卫员;毛泽东 编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