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体育频道 > 浙江热点  
“浙”招管用!追得上对手,也追得回欠款
——浙里体培解决行业痛点
2024-03-15 09:30:40 来源: 体坛报 记者 陆英健

  足球、篮球、跆拳道、体适能……五花八门的体育培训类课程逐渐成为青少年课后丰富多彩生活的一部分。当下,随着“双减”政策的深入实施,孩子们有更多时间和精力参与体育活动, 体培产业拥有向好的政策面和快速增长的市场,青少年校外体育培训的治理也取得长足进步,但就发展的规范性和持久性而言,仍存在诸多的问题。正值今天是3月15日消费者权益日,如何安全保障孩子们的合法权益,解决到哪里才能找到合适的机构来拓展孩子的体育技能、教练员水平如何、交的费用是否有保障等一连串的问题,记者实地采访了解相关情况。

  记者从省体育局相关处室了解,为解决“资金”和“安全”两大行业痛点,自2022年起,浙江体育打出“浙里体培”数字化管服新模式,聚焦规范发展体育类校外培训行业,以政府管服、行业提升、跨界融合为抓手,全域推进优化营商环境,促进体培行业健康发展。

  资金监管有力,机构“跑路”不用怕

  还好有浙里体培,钱全部退回了。”家住杭州市上城区的李先生对记者说。就在上周,浙里体培仅用两天时间就帮他拿回了在培训机构中未核销的3600元课程费。

  去年11月,李先生在杭州园建思良体育发展有限公司旗下的肯菲特运动给2岁的孩子购买了核心运动的培训课程。一段时间后他与商家沟通想要更换课程内容和节数但始终未能实现,在今年1月,他突然发现机构关门了,但还有24课时未核销。

  李先生尝试联系机构客服,但无论是通过电话还是微信都无人回应。“我那时候才意识到,机构是‘跑路’了,钱很可能拿不回来。”李先生想起自己带着孩子面对紧闭的大门且求助无门时的情景,依旧有些不安。他坦言,自己此前已经经历过一次“机构跑路”,也看过很多这样的新闻,心里也明白:这些剩余的钱款大概率要不回来。3.15到来之际,李先生想起了课程销售此前提及的“浙里体培”平台,抱着试试看的心态进行了投诉,没想到,仅用了两天,课时费便原路返回。

  原来,“浙里体培”平台以资金监管为核心,所有机构都必须做到授课资金进入监管专户,一课一销。对消费者来说,‘浙里体培一码通’二维码,是安心消费的收款码。二维码必须张贴在教培机构现场醒目位置,通过此码支付的培训款项会直接进入监管账户,每上完一节课才会把这节课的课时费释放给培训机构。一旦机构发生经营问题导致暴雷,没有消耗掉的课费还是乖乖地待在监管账户里,可以安全返还给消费者。同时,利用大数据和云计算设置资金预警模式,最大限度地守住底线、安全管控。针对消费者重点关注的“收费标准、预收费监管、退费、违约、争议处理”等条款也进行了明确,让消费者事先拥有知情权,遇到纠纷时掌握主动权。

  “这对我们消费者太有帮助了。”家住西湖区的柴女士说,自己此前也经历过孩子课未上完机构停业的情况,一个简单的流程就助她拿回了钱款。”她表示,自己会把“浙里体培”平台介绍给身边其他家庭,让更多孩子和家长得到这份保障。

  自2022年5月起,“浙里体培”平台在杭州上城区和宁波镇海区开展试点。通过资金监管风控、运营监管等功能服务消费者维护自身权益,实现对培训行业监管与业务体系的重塑。其中,准入环节紧扣浙江省校外培训机构管理办法,兼顾国家和地方的要求,截至目前平台入驻体培机构3012家,累计监管资金达到825.09万元,销课41048条合计460余万元。

  同时,浙江省体育局和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印发《浙江省体育类校外培训服务合同(示范文本)》,所有培训合同必须使用该范本,消费者再也不用担心“霸王条款”。“管行业,就是需要管安全。”浙江省体育局体育经济处相关负责人表示,全民健身背景下的青少年校外体育培训机构,具有持续、广泛、深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价值。作为竞技体育和学校体育之外社会体育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得到有效的重视和治理。

  资质筛查有方,消费者“遴选”有参考

  除了资金安全外,机构资质也是广大消费者关心的问题。此前,体育培训机构师资良莠不齐、资质五花八门,参与体育培训的青少年、家长存在“雾里看花”的现象。现在,“浙里体培”整合改革机构准入、人员评级、场馆管理、课程规划等场景,为消费者重塑起一个了解信息和获取服务的重要通道。

  省体育局经济处相关工作人员介绍,去年,体育类校外培训机构“白名单”收集、公布工作全面启动实施,“浙里体培”实行动态管理,定期向社会公示“白名单”信息。各县(市、区)体育部门也积极配合,对“白名单”内的体育类校外培训机构实行动态管理,省体育局将适时建立分类分级信用管理机制。

  今年初,有几个地方的培训行业发生消防安全事故,也让许多家长忧心忡忡。“我们从企业获得办学许可之前就对场地安全有具体要求,要求符合相应的国家安全标准。同时我们通过平台,从40余个维度对机构的消防及安全隐患进行排查,向机构提供消防现状整改建议,并通过管理端后台提供消防安全的数据统计和分析,同时跟进整改情况,督查安全整改落实,促进校外培训机构规范有序发展。”省体育局体育经济处相关负责人介绍,为更好地推进体培机构参与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课后服务,针对符合消防要求的机构,加快列入“白名单”。机构在列入“白名单”后方可参与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课后服务的遴选。

  针对消费者非常关心的师资问题,“浙里体培”平台统一标准,从业人员必须经浙江省体育培训机构教练员认证,并必须在教学场所公开,以确保师资质量。根据省体育局文件要求,全省体育培训行业教练员需要通过统一线上换取“从业证”实现对全省体育培训师资力量的入库监管,所有教练员必须持证上岗,并进行定期核检和后期继续教育。平台系统性创新提出教练员认证服务,目前已支持6大项证书类别认证,包括职称证书、指导员、单项协会证书、教师资格证、体育职业等级证书和省级以上体育行政部门认可的相关证书,截至目前已认证教练员13899人。

  “机构白名单”与“教练员资格认证”制度,为体培机构及教练员的规范化管理提供了强力保障,也让各地培训机构看见了浙江体育规范体育类校外培训行业的决心。平台的影响力进一步提高,甚至吸引了试点地区外的机构主动加入:如台州临海市现已有多家体培机构教室内挂上了“浙里体培”小程序二维码,并注册资金监管一码通。“家长看见我们这里有平台监管,就会对我们的教师队伍和运行状况更加放心。”临海市临元围棋培训有限公司负责人笑言。


标签: 编辑: 毕真
分享到:
相关阅读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