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体育频道 > 浙江热点  
安吉山川乡:绿色动能 点燃振兴强引擎
2024-06-18 12:18:52 来源: 体坛报 记者 康 康 钟 樑 马碧茹 潘笑坤

  山川乡,位于浙江西北部的丘陵地带,名字就足以描述其特别的景致——山地面积占比高达90%以上,乡域内的云上草原更是以海拔1168米的高度,成为浙北第二高峰。

  三年前,跟随着由省体育局、省体育记者协会组织的采风团的脚步,记者们走进了安吉县山川乡。在这个安吉南部山区小乡,丰富的山水资源与体育建设相结合,因地制宜发挥体育运动在乡村振兴中的独特作用,结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实践成果。三年过去了,当年播下的体育种子,是否已经开花结果,并为山川乡来了哪些改变?

  南方的雪 长三角的“顶流”

  云上草原,雪季当之无愧的“顶流”。三年前,这座位于山川乡的雪场辐射长三角滑雪爱好者,三年后,受益于杭州亚运会效应以及全省冰雪运动的持续升温,更多滑雪小白涌向云上草原,体验这项刺激好玩的运动。

  “我们新增了2条中级赛道,免费开放亲子嬉戏乐园,满足更多不同滑雪爱好者的需求。除省内游客外,上海游客居多,占总游客的30%。江苏、北京来的客人也比以前有所上升。”云上草原滑雪场市场部负责人李明宇说。

  不在雪季,云上草原一样好玩。数千亩的山林间,借着山体缓坡建成滑雪场、卡丁车场、滑草场;在悬崖区域,因地制宜推出蹦极、悬崖秋千、玻璃栈道、飞拉达、云端自行车等运动休闲项目,总共达到三十多项业态,绝大多数都是运动休闲项目。远远地都能听到游客一阵阵的尖叫,那种释放出来的快乐、肆意,与山野一般空灵与纯粹。“春赏花、夏滑草、秋登高、冬滑雪”,一年四季都能在云上草原找到快乐。

  全村热“练” 激活乡村新业态

  “云上”滑雪已闻名遐迩,“云下”的大里村得到启发,也走上了运动休闲之路。“我没划过桨板,也可以玩吗?”“你会游泳吗?你先穿上救生衣,跟教练学一下技术动作,教练带你上桨板体验一下。”在山川乡云下湖畔码头,游客穿上救生衣、以跪坐的姿势保持桨板平衡、双手握桨缓慢划行……来自杭州的游客张玲玲在教练的指导下,划着桨板向下游漂流。“我们全家来安吉玩,偶然看见有桨板,就试着体验一下。”

  “去年5月,一场桨板比赛在大里村举行,这是我第一次认识桨板运动,当时我就想可以在云下湖畔发展这个项目,会受到年轻人的欢迎。”主理人杨晓东说,当时就是一个直觉,没想到开业不久就做到了不错的营业额,受到游客好评,加上社交平台的传播,他的云下湖畔桨板成了新晋网红,这处集桨板、皮划艇、露营、咖啡店于一体的项目吸引了一波又一波的游客。

  “既然来云上草原滑雪,那顺便来大里村玩玩户外拓展、滑翔伞、山地运动车、桨板。毕竟来都来了。”大里村党支部书记应忠东笑道。如何将冰雪“流量”转换为体旅“留量”,一直是他这两年的工作重点,同时,他也没忘了发展大里村的“保留项目”——国防户外拓展基地。

  “用专业的人来做专业的事。”2017年,国防户外拓展基地建成,但发展一直不温不火,直到遇到军人出身的姚培高。很快,利用原来抛荒的田地,建起国防户外拓展基地,设施设备包括仿真雷场、射击训练场,将体能训练、团队建设、爱国主义教育融为一体。去年,接待游客15万人次,包括青少年学生的军训、公司白领的团建,已成为远近闻名的户外运动基地。

  随着运动休闲项目一个个落地发展,各种旅游业态蓬勃发展起来,从最初只有2家路边摊,到去年发展到78家,其中民宿和农家乐就有58家。2023年,大里村集体经济收入465万元,人均收入63800元。

  体旅融合 有“流量”也有“留量”

  山川乡把品牌赛事作为锻造户外运动产业品牌影响力的“金钥匙”。山川乡的山地面积占比达90%以上,怎样体现生态优势,能饱览青山之美?山川乡的答案是一场串联绿水青山的户外比赛——山川“两山”山地户外运动多项赛。

  去年是省级品牌赛事山川“两山”山地户外运动多项赛举办的第五个年头。来自全球各地1500余名选手相约山川,跑在绿水青山间。据了解,大赛设领航者、探索者、发现者三个组别,分别为42公里、21公里和21公里+桨板竞速+户外定向。赛事规模和影响力都持续扩大。“这两年,我们对赛事进行了商业化的运作。在山川村文化礼堂、停车场以及大里村文化礼堂等地举行了配套活动,围绕赛事核心环节开展技术分享会、露营、美食、体育市集等环节,展现山川文化,丰富赛事体验。”山川乡副乡长阮悦介绍。“两山”山地户外运动多项赛、全国大众冰雪季、浙江省生态运动会、飞盘挑战赛等诸多赛事的举办,也进一步提升山川的知名度。眼下,全乡共有体旅融合项目13个,总投资超30亿元。

  多年来,山川乡通过“微改造、精提升”行动,营造体旅融合空间,嵌入体育设施、拓展运动时空,累计完成星空滑雪场、运动加油站、滨湖游步道等“微改造、精提升”项目80余个。体旅融合、发展赛事经济为山川带来了丰富的业态,餐厅、咖啡馆、酒吧等日益增多,让村里有“流量”也有“留量”。“瀑布咖啡”主理人阮杰深有感触:“赛事和运动休闲项目的发展招徕了更多年轻人群,在旺季,咖啡店日均接待游客1500人次,带来了可观的营收。”

  如今,有人为了一杯高颜值咖啡去山川打卡,有人为赏一夜星辉去山川露营,还有人在炎热的仲夏到云上草原避暑……坚持体旅融合,把乡村振兴的道路越走越宽,美了环境、闹了乡村、富了百姓。去年,山川游客达180万人次,营收超7亿元。全乡村均集体经营性收入270.5万元,较五年前增长112.2%,其中体旅收入占比59.2%,其中人均体旅收入占比68%;体旅从业人员1600人,占常住人口的43%。

  

标签: 编辑: 毕真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