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夏,“浙BA”火热进行,全民草根参与、从“玩梗”到城市出圈,以及“体育+”模式下文体农旅的多维融合,共同铸就了这一现象级的省级体育盛会。随着开学季的到来,“浙BA”的热度也吹进了浙江多地校园——一批奋战在赛场的球员化身“开学导师”,以篮球为语,为孩子们讲授了一堂别开生面的“开学第一课”。
8月31日上午,杭州市采荷中学举行了一场以“烽火砺初心,团队共攀峰”为主题的开学典礼。正在紧张备战当晚“浙BA”城市争霸赛的杭州队“得分王”陈洋,通过视频连线惊喜“现身”。作为采荷中学的体育老师,他以“浙BA”赛事为例,将新学期的学习生活比作一场篮球联赛:教室是主场,班级是球队,每位同学都是不可或缺的“球员”——学业优异的可成为“得分王”,劳动能手如同“防守核心”守护教室整洁,善于组织者则如“控球后卫”般串联班级事务。他郑重地告诉学生:“班级中没有旁观者,每个人都是建设者”,以此诠释“共攀峰”的团队精神,并鼓励所有人“做自己的冠军”。
九年级学生马儒弈听后感触颇深:“陈老师个人能力很强,却始终强调团队。我要像他一样,努力为集体贡献力量。”采荷中学党委书记邱锋表示,陈洋在暑假期间一边征战“浙BA”,一边坚持带校女篮训练比赛,他的拼搏精神与学校倡导的“真我”教育高度契合。“我们希望学生通过这样的老师,看见真实、多元的榜样。他在赛场上的每一分钟,都是最生动的教材。”
“书包一背,精神抖擞;上课铃响,快攻节奏……”类似这样充满篮球元素的鼓励,也出现在其他“浙BA”球员的开学寄语中。嘉兴经开区队的“潘神”潘承恺用朗朗上口的顺口溜为学子打气;永康队的俞彬斌、郭大柠高呼“每个知识点都要像空心球一样精准命中”,并为同学们表演投篮,打出“好彩头”;在温州榕园学校,苍南队主力王正尧则为一年级和初一新生带来“合影自由”,成为孩子们追星的现实注脚。这些代表着家乡出战的球员,已成为许多学生身边的榜样。
多所学校更将“浙BA”元素融入实体活动,让孩子亲身体验篮球的魅力。开学当天,杭州市时代小学操场上设立的“浙BA主题篮球体验区”成为人气焦点,设有“运球绕桩”“定点投篮”“团队3V3迷你赛”等环节。低年级学生在绕桩中跌倒了立马抱起球继续冲刺,高年级队员在配合中传球、跑位、投篮行云流水,每一声欢呼都是对团队精神最直接的体验。“打球要靠配合,这种精神也会让我们在生活中更团结。”校篮球社团成员董钰琪说。该校副校长李青青认为,“浙BA”所倡导的健康理念与校园文化高度契合,有助于学生更快调整状态、融入集体。
校园之内,“浙BA”不再只是一项赛事,更成为一种教育媒介、一种精神意象。正如“浙BA”余姚队队员、余姚第一实验小学教育集团体育教师徐振凯所说:“希望更多孩子能通过‘浙BA’了解篮球、爱上篮球,真正体验这项运动带来的全面成长。”而当篮球进校园、球员成导师、赛事融课堂,“开学第一课”也因此被赋予了更厚的意义、更广的视野和更深的回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