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街边道馆到全运赛场,这位2006年出生的金华姑娘傅晓璐,用一次次高难度出击展现出“为跆拳道而生”的天赋与热爱;如今,她以轻装上阵的姿态,迎来了职业生涯的重要突破——9月26日晚10点,在广东惠州体育馆内,傅晓璐一路过关斩将,夺得第十五届全运会跆拳道女子-49公斤级冠军。这也是浙江代表团在本届全运会竞技项目首金。
这位被教练形容为“性格更像男生”的年轻小将,不仅用一场场敢打敢拼的比赛证明了自己在跆拳道领域的独特潜力,在省跆拳道队中,她的名字更早已与“潜力”和“实力”相伴。凭借惊人的成长速度,她已迅速跻身国内各大赛事前三席位。
偶然结缘,天赋初现
傅晓璐出生于金华市婺城区塔石乡东店村,和跆拳道结缘于一次偶然。小学一年级时,她被一家跆拳道馆吸引,教练盛瑞豪便上前询问其训练意向,当时她就被这个项目所吸引。训练中,傅晓璐的天赋逐渐显现,几乎每次出去比赛都能捧着第一回家。
2016年,傅晓璐被金华市跆拳道队看中,开始跟随金华市体育运动学校副校长林仁耀接受专业训练。由于家里生活比较困难,学校还特意申请减免了傅晓璐的学费,并将她转为正式队员,这也让傅晓璐真正地踏上了职业道路。“看中她并不是因为身体素质有多好,那时候的她很瘦。”金华市体育运动学校副校长林仁耀回忆道,当他见到这个小姑娘时,看到她眼里有光,说自己很想练跆拳道,所以他想给傅晓璐一个机会。
傅晓璐没有辜负教练期望。2021年,她获得省运会跆拳道比赛女子乙组45公斤级冠军。“最开始就想着拿第一。”傅晓璐坦言,“想在跆拳道之路上一直走下去,争取闯入全国赛。”
每天5小时以上的高强度训练已成为常态,受伤更是家常便饭。“会觉得训练枯燥,也会想过放弃,但想到必胜的目标我就会咬牙坚持。”傅晓璐说。
2023年,傅晓璐开始参加全国成年人比赛,在全国跆拳道锦标赛和冠军总决赛中,以绝对优势包揽女子-46公斤级冠军。那年,她一举拿下5个冠军头衔,展现出精准的腿法、快速的攻防转换能力以及出色的节奏掌控能力。“她属于一亮相就一鸣惊人的运动员。”省跆拳道女队教练连银萍告诉记者:“因为46公斤级毕竟不是奥运会和全运会的级别,所以从2024年开始,就逐渐让她过渡到49公斤级的比赛。”
升级挑战,突破自我
由于46公斤级非奥运和全运会级别,从2024年开始,傅晓璐开始向女子-49公斤级过渡。增重3公斤意味着面对更高水平的对手,需要重新适应训练体系,实现全面成长。
傅晓璐很快证明了自己的适应能力。2024年,她在女子-49公斤级全国总决赛中位列季军;2025年在全国锦标赛女子-49公斤级中获得冠军,全国冠军赛总决赛同级别上再获季军,竞技状态持续提升。
临近全运会时,教练注意到她背负着较大压力,这位性格要强的姑娘,过多地考虑了比赛结果。根据赛事对阵,傅晓璐将有可能在决赛与新疆队的马静月正面对抗,此前两人就曾交手过3次,傅晓璐还没有胜绩。她把很多思考聚焦在跟马静月的输赢上,忽略了很多细节问题。连银萍赛前表示:“我和她说,相比于其他有经验的对手来说,年轻队员最大的优势就是能够轻装上阵,你要做的,是把每一轮都当作决赛,充分发挥战术策略的作用。”傅晓璐理解了教练的意思,尽可能地去调整心态。在26日的第一轮比赛中,马静月爆冷出局,这也让傅晓璐完全放下了心里的包袱。
传承展望,梦想延续
今年,傅晓璐还成为浙江师范大学首批跆拳道专业大一新生。每次休假回到少体校,她都会主动带领小队员训练,传授省队最新训练方法。
“四年磨一剑,过程早就超越了金牌本身的意义。”浙江体育职业技术学院重竞技系主任童妍菲表示,“我们已经看到了傅晓璐的成长。也希望在未来培养更多优秀的运动员,培养坚韧不拔的毅力和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气。”
从街边道馆到全运冠军领奖台,傅晓璐的每一步都写满了坚韧与执着。这位敢打敢拼的“旋风少女”,正以轻装上阵的姿态,迎接更大的舞台。随着大赛经验的积累和技术的不断精进,傅晓璐还将继续书写属于自己的“旋风人生”,谱写中国跆拳道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