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体育频道 > 教体  
体育生成才的“宁波答案”
近年来已有135名体育生进入重点大学
2024-07-25 10:09:43 来源: 体坛报 记者 谢嘉伟

  捷报频传。从宁波市水上(游泳)运动学校输送的汪顺、余依婷、孔雅琪,即将站上巴黎奥运游泳赛场之际,他们的小师弟(妹)林佳雯、周晟杰,分别被北京大学和山东大学录取。其中林佳雯是宁波历史上首位通过游泳特长考入北京大学的运动员。

  前不久,宁波镇海中学的洪展艺和方源也分别因其在乒乓球、田径项目上的出色表现被北京大学录取。据统计,近年来宁波已有135名运动员被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北京体育大学等知名高校录取。

  体教如何融合发展,实现“文武并举”?省内各地一直在努力探索各具特色的模式。宁波就是其中的“优等生”。相当一部分宁波学子,通过体育特长叩开高等学府的大门。

  宁波的高中段学校,每年都会招收一定数量的体育特长生。长期在体校训练而又没有达到向省队输送标准的运动员,可通过特长生的方式进入普通高中学习。教练朱凌说,林佳雯就是很好的典型,“她从小学开始就在宁波市水上(游泳)运动学校训练,因体育特长进入宁波光华中学。像她这样的学生不在少数,平时在体校训练,文化课学习则在各所不同的中学。”

  除此,还有一些学校利用特色,与各级各类体校展开合作。中小学阶段,宁波体校与姜山实验中心学校合作组建青少年足球队,市小球训练中心与市三中合作培养羽毛球、乒乓球等小球项目运动员;大学阶段,与浙江体育职业技术学院、宁波大学、北京体育大学等高校合作。宁波体校和宁波高新区外国语学校只有一墙之隔,资源各有优势,“小飞人”陈妤颉、标枪选手傅彬轩,都得益于两校的联合培养一一在宁波高新区外国语学校接受文化课教育,在宁波体校接受专业体育训练。

  宁波市体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根据不同运动项目人才培养的特点,以及青少年成长过程的不同阶段规律,宁波建立了全过程、特色化、学训并重的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体教融合的“宁波样式”。与宁波一样,全省各地的体教融合正在努力摸索“一校一品一特色”的新路子,进一步打通运动员的升学渠道,为体教更高水平的融合提供强力资源保障。

标签: 编辑: 毕真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