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体育频道 > 文体  
抖空竹:双手舞动的非遗文化
2022-04-11 11:38:20 来源:体坛报 记者 陈素琴 文/摄

  空竹古称“胡敲”,也叫“地铃’、“空钟”、“风葫芦”。最早是由汉族民间游戏用具“陀螺”演变而来,有单轮和双轮之分,以竹或木制成,因其轮内空心而有竹笛,后名“空竹”。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抖空竹不仅能健身强体,而且还有很强观赏性。据记载,空竹文化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三国时期,曹植的《空竹赋》中曾提到——“精灵盘丝任翻飞”,把古代人玩空竹的姿态描写地惟妙惟肖。2018年,它是北京奥运会的表演项目。

  杭州市空竹协会副会长李保磊,便是这项运动项目的推动者与传承者。

  李保磊以前是一名杂技演员,空竹这项运动是从一位爷爷这儿“接手的”。这些年,他通过国内外学习,不断钻研,打造了3D空竹。李保磊说:“我利用声光电特效,配上空竹技巧,让传统空竹更显科技感。”2015年,他“抖”着空竹上了央视《为你点赞》节目。

  在机缘巧合下,李保磊的团队在杭州市胜蓝实验小学、翠苑二小、竞舟路小学等学校开展空竹课程。据杭州市胜蓝实验小学校长崔建军介绍,学校非常重视孩子的全面发展,早在2015年时,便开设了“一年级一品”的校本体育课程。每个年级都定项目(一个年级一个运动项目),定时间(每周一课时),定教师(外请专业的教师团队)。崔建军说:“学生在小学毕业时,都能初步掌握5-6项体育运动技能。”杭州市胜蓝实验小学体育教研组长吴骏杰回忆,2019年学校决定引进空竹项目时,很多孩子都不知道是非遗项目,但非常吸引他们眼球。学校每年春季举行的全员运动会,抖空竹、拉拉操都会有展示。“一开始觉得空竹好玩,像小时候的溜溜球,但学了才发现空竹并没有那么简单。每个动作从学习到熟练都需要一定时间,掌握后会非常有成就感。同时,抖空竹也考验协调性,每次做作业累了我就会去客厅或者楼下通过抖空竹放松一下。”402班张杰琰说。

  李保磊坦言,希望让空竹运动得以推广以及传承,不再是老年人的“专利”,空竹是一项全身运动,需要凭借手、眼、身、法、步,既提高了视力、人体平衡力,还能促进血液循环,它的魅力除了展示奇妙的花式外,也有锻炼身体的作用。不仅适合老人也适合学生群体。李保磊说:“在浙江,湖州、绍兴两地的学生开展的挺火热,但由于还不够普及,希望今后能有规范化的空竹比赛或展示,尤其是青少年赛事,这是推动空竹运动不断发展的必要平台,同时,也是对于传承空竹这门非物质遗产文化的必要条件。”

  

标签:空竹;杭州市;实验小学;运动项目;非物质文化遗产;青少年赛事 编辑:韦文静
分享到:
相关阅读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