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体育频道 > 文体  
民间非遗匠人 “艺”起迎亚运
2023-09-11 11:41:17 来源: 体坛报 记者 洪漩

  随着杭州亚运会日益临近,浙江各地民间艺人亮出“拿手绝活”为亚运助威。当亚运会遇上底蕴深厚的非遗,又会碰撞出何种火花?

  “老师,你看我这样画可以吗?”日前,位于海宁袁花镇的社工服务站里,10余位中小学生正在认真勾画属于自己的灯彩作品,一幅幅亚运主题的灯彩初稿跃然纸上。在硖石灯彩嘉兴市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寿斌杰与团队成员的协助下,一盏盏寄托美好祝愿的亚运主题灯就此诞生。

  据了解,硖石灯彩源于海宁硖石镇,迄今已有1200多年历史。南宋时,被列为朝廷贡品。制作主要以针、拗、结、扎、刻、画、糊、裱“八大技法”见长,以灯映画,显示出形象逼真、惟妙惟肖的立体画面,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录。

  过去这个夏天,寿斌杰携手团队在海宁多个社区开展迎亚运非遗灯彩体验活动,并表示杭州亚运会不仅是体育的舞台,也是文化的交流平台,“通过在非遗灯彩中融入更多亚运元素,借助亚运会的东风,把这盏灯‘点’得更亮!”

  在杭州余杭瓶窑老街上的风筝馆里,有一只画有杭州亚运会会徽、吉祥物“江南忆”的巨型风筝。这只风筝长度2022米,由852只无纺布小风筝组成,每只小风筝上都绘有亚运吉祥物宸宸、琮琮、莲莲等亚运元素,笔法细腻、色彩明艳。风筝的顶端是一只龙头,象征良渚文化时期的龙首纹形象。

  这件作品由“杭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风筝制作技艺”传承人程迪申带领着杭州瓶窑老街风筝馆团队耗时两个多月制作完成。作为亚运吉祥物“琮琮”的“老家”,杭州良渚古城遗址公园是亚运人文的体验点。而风筝线的一头连接着杭州非遗文化,另一头则承载回响五千多年的良渚文明,这场结合世遗、非遗、亚运元素的放飞之旅,表达了以程迪申为代表的民间手艺人对亚运最朴实的敬意。

  杭州亚运会不仅是一场体育盛典,更是一次文化交流的盛会。手艺匠人用非遗形式展现体育活动,将传统基因融入亚运文化,不仅浓厚了亚运即将来临的氛围,也让传统手艺焕发全新生机与活力。


标签: 亚运;吉祥物;非物质文化遗产 编辑: 毕真
分享到:
相关阅读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