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咚锵、咚锵、咚咚锵”,每天晚上,位于杭州上城区紫阳街道的凤凰腰鼓队都会在社区的活动室里训练,队长梁尧芬精神矍铄,根本看不出她今年已经72岁了。“我退休都20年了,腰鼓更是打了快有30年。”梁尧芬不仅是个老腰鼓迷,同时她也是杭州市健身腰鼓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带着腰鼓姐妹寻组织
梁尧芬曾是杭州市木材厂的一名会计,因为年轻时就喜欢跳舞,还曾是单位文艺队的骨干成员。在她的倡议下,厂里成立了腰鼓队。“那是20多年前的事了。”那时,腰鼓队的训练与活动都比较业余,直到一个周末经过吴山广场时,她遇到了吴山天峰腰鼓队,瞬间被迷得走不动道。她心里暗下决心:我要加入她们。
梁尧芬告诉记者,杭州的腰鼓最早是以吴山广场为据点发展壮大,“吴山天峰腰鼓队就是杭州的老牌队伍,当时那阵容、规模相当大,好威风。”
一心推动杭州腰鼓“版图”扩张
从事会计行业的梁尧芬,在退休后依然很“吃香”,面对各种单位递来的返聘邀请,她都一一婉拒,“一门心思扑在腰鼓上。”
梁尧芬一边在居住的紫阳街道招募队员,成立凤凰腰鼓队;一边她和一众腰鼓爱好者努力,在2009年正式成立起杭州市健身腰鼓协会。现在,协会的腰鼓达人遍布杭城各个区、县(市),成员人数多达3000人。
“凤凰腰鼓队里的姐妹们基本都是60至80岁的退休人士,保持健康的生活状态非常重要,而参与腰鼓这类运动,正好能活络筋骨。”梁尧芬表示,好多成员自从练了腰鼓,肩周炎、颈椎病也得到了改善,生活质量也随之提高。“现在很多人出门旅游都随身带上腰鼓。”
多元融合将腰鼓玩出新意
作为协会的中坚力量,梁尧芬充分发挥起纽带作用,让大家结合腰鼓各展所长,不仅玩出创意,玩出名堂。“我们结合各种主题,用杭州话编快板,并融入腰鼓表演,深受大家喜欢。”值得一提的是,就在杭州亚运会期间,梁尧芬还把基本英文口语、快板和腰鼓结合起来,以新式腰鼓的形式走街串巷宣传亚运,拓宽了腰鼓队的“营业领域”,既洋气又接地气。
梁尧芬告诉记者,如今协会每个月都会举办一场大型腰鼓赛事活动,为广大文艺爱好者及协会队员提供学习和展示平台,增加协会的凝聚力和文化影响力。
不仅如此,协会同时也积极深入乡村社区开展文化走亲活动,“希望通过我们的一技之长,为老人带去活力。”梁尧芬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