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中旬,一场拉风的摩友聚会在缙云拉开帷幕。一声鸣笛声响起,2025骑纪中国蛇年首站机车嘉年华准点启动。在一声声机车轰鸣声里,近2000辆摩托组成的骑行队伍接续出发,男骑、女骑,00后大学生、60后老骑手,一路追风而去。50公里的巡游之旅,骑行队伍全长近8公里。
一辆辆机车穿越群山、梯田、油菜花田,越野车胎碾过青石古道,车队沿滨江绿道前行,途经仙都风情绿道、铁城村前绿道、东方绿道等,穿越壶镇绿道出口,沿着胡下线、贤母西路、中山街、安居西路行驶,抵达目的地——苍岭路上的缙云会展中心。
缙云,拥有“远山、静谧、田野、乡村”,八百里瓯江流经过的土地,如黛群山绵延起伏,流淌着一种宁静。“正因为群山环抱、山多地少,才让这方土地坐拥良好的生态,也是缙云打造中国最美户外运动天堂的先天禀赋。”在缙云县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局长曹雄英眼中,山路并不是劣势,而是机车爱好者骑行的优势资源。机车与山城有着强烈反差,却又有着相得益彰的默契。
嘉年华现场,缙云县委书记王正飞身穿一身机车骑行服,扬起嗓门“喊话”,欢迎全球摩友们。“骑纪中国从缙云启程以来,我们一直致力于打造最懂机车、摩友最友好、最具机车文化的城市。去年,在骑纪公园的基础上精心规划了3条骑纪游线,沿途设有五个风景如画的骑纪驿站,成为摩友们争相打卡的热门线路。”王正飞说,希望缙云能成为“骑纪中国”的“永久首发地”,让世界各地的摩友每年都能在此相聚,用机车的轰鸣声向未来进发,向全国展示缙云的风采。
一个机车嘉年华,分管副市长,市、县文旅局长,县委四套班子为活动站台打CalL。溶江乡、石笕乡、大源镇、河阳管理中心“一把手”也骑上机车秀风景,诚邀全国机友来乡村打卡。“我自己也是一名机车爱好者,对于喜爱机车的人来说,骑行更多的是一种情怀和自由的向往。”石笕乡党委书记潘春晓说。
纵横全域的铺装、非铺装路面,盘山路、U型弯等成为文旅新通道,当地精心规划打造了总里程超300公里的机车摩旅路线,串联起东乡、南乡、西乡。不同的线路中打造了多元风格形态的机车驿站。县城,打造了全国唯一以“骑纪中国”命名的公园,这里是每年骑纪中国机车嘉年华活动的起点和终点驿站,不仅仅是机车公园,也是缙云县第一家“早C(coffee)晚A(alcohol)”的咖啡馆,变身创意融合餐厅、潮文化聚集地。乡村,也长出了机车驿站。大洋·红盐驿站、岩门机车驿站、石笕·骑纪茶山驿站等接连落子,“新潮”的机车驿站与带着“泥土味”的乡村发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
岩门飞瀑之下,骑纪岩门机车驿站一开业就火速成为新晋网红地,茶山深处的这家驿站,有点超前。一位摩友把用自拍机器拍摄的骑车照片,贴在了驿站中的打卡墙。
“随着摩友们陆续到石笕机车驿站打卡,乡村也发生了很多直观变化,留守的人们仿佛看见了过年时游子返乡的热闹场景。”潘春晓直言,对于偏僻小山村而言,在以前完全不敢想的。
机车运动,对县域消费的带动,也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张力。小县城的酒店入住率飙升,县城的几家四五星级酒店,客房接近满房。摩友的到来还带来了不少流量,咖啡馆、餐饮店的人气大涨。
缙云县委主要负责人说,缙云要抢抓“机”遇,以机车嘉年华为抓手,打造“体育+旅游+文化+体验”的多元文化产品,提升城市影响力与关注度。要随“机”而动,不断更新新型文旅体产品,形成县域文旅体融合发展新品牌。要乘“机”而上,全方位提升文旅产业竞争力,将缙云打造成为高品质全域旅游目的地。要焕发勃勃生“机”,进一步增强游客体验感,促进缙云城市发展迈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