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体育频道 > 文体  
一颗小白球的南北人生
2025-04-28 10:12:12 来源: 体坛报 记者 马碧茹 郑润鑫

一颗小白球,滚过34年时光,串联起南北两座城市的高尔夫发展史。从北京乡村高尔夫俱乐部的销售到浙江高尔夫界的精英;从夫妻携手创业到推动浙江高尔夫运动普及;从商业运营到公益助学的坚持……这便是胡小杰的人生轨迹。

候鸟式迁徙 最终扎根杭州

4月16日,浙江省业余高尔夫球巡回赛在杭州西湖国际高尔夫球场开杆。此时正在场边忙着各种张罗的胡小杰是赛事的承办方后羿体育发展(杭州)有限公司和hole in one高尔夫俱乐部的创始人,也是一路见证高尔夫运动在国内发展的第一批高尔夫人。

“我是北京人,2000年随丈夫来到杭州,然后就定居在这,一直从事高尔夫的工作,一路看着高尔夫运动一步步地在浙江发展起来。”胡小杰说,她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在北京乡村高尔夫俱乐部做销售,从那时开始,她的工作、生活、感情、事业都是围绕着这颗小白球展开。

20世纪90年代初,高尔夫运动刚刚进入中国,北京的高尔夫球场屈指可数。当时被誉为“贵族运动”的高尔夫让年轻姑娘胡小杰觉得陌生又好奇,于是她决定放弃传统就业路径,选择在一家高尔夫俱乐部担任销售,也因此结识了当时的高尔夫教练、后来的丈夫夏峥嵘,他也是中国第一代职业球员。“北京的球场每年冬天都有3个月要封场没法训练,我先生就被西湖高尔夫乡村俱乐部邀请去那边训练,那也是当时杭州唯一的高尔夫俱乐部。”胡小杰说,”就这样他留在了杭州,我也在2000年跟着他来到杭州。”正是这段“候鸟式”的迁徙,让这对夫唱妇随的夫妻在杭州扎根。

回忆起当时刚来杭州时的场景,胡小杰不禁感叹,20多年来高尔夫运动在浙江的迅速发展。“当时杭州只有一家高尔夫球俱乐部,打球的人也只有三十多人。如今,浙江有16家高尔夫球场,打球人数也有3万多人。今年的省业巡赛首站报名人数就有上百人,另外还有众多的青少年也在打高尔夫,实现了浙江打球人群、赛事以及青少年发展都走进了一个上升的发展阶段的目标。”

高尔夫是运动 更是一种精神

从北到南,对于胡小杰而言不仅是地理位置上的迁徙,更是职业生涯的重大转变。来杭州前,胡小杰有8年的销售经历,拥有不错的社会资源和稳定的工作。凭借敏锐的商业嗅觉,胡小杰认为高尔夫项目在南方城市会有不错的发展前景,于是她从零开始,重新从销售做起。“我在西湖高尔夫乡村俱乐部工作了3年,然后脱产去深圳大学深造就读高尔夫管理。之后到绍兴鉴湖高尔夫球场从事管理工作7年,其间在上海交大EMBA进修高尔夫管理课程。”胡小杰说,2010年来到杭州九桥高尔夫球场直到2016年,从销售到职业经理人。之后胡小杰决定创业,和丈夫成立了后羿体育发展(杭州)有限公司和高尔夫俱乐部——峥嵘高尔夫俱乐部(Hole in one高尔夫俱乐部的前身)。

俱乐部成立近10年来,一直秉承健康快乐、温馨家园的理念,通过活动、比赛、募捐等形式,筹集一部分资金用于贫困山区的儿童助学。夫妻俩认为,高尔夫不仅是运动,更是一种精神。十几年来他们一直向黄山、大凉山等诸多学校及孩子们资助书本和日用品。他们希望借助高尔夫球肘的力量,让更多孩子看见更广阔的世界。更令胡小杰感动的是,原本性格内敛,专注于自己打球、练球、比赛的丈夫夏峥嵘,为了推广高尔夫运动,主动改变自己,投身青少年高尔夫培训,培养一批又一批年轻球员。

球场没有边界 人生亦是如此

因为事业和爱情,胡小杰与小白球的连接越来越深,也正是因为这份热爱,她决定承办业巡赛。胡小杰表示,决定今年承办省业巡赛之初她思考了良久。“很多人都首先会从商业利益的角度来考量承办这样的赛事,其实这样的商业赛事并不具备盈利条件,虽然现在的高尔夫赛事较十几年前来说已经多了很多,但对于高尔夫爱好者而言赛事还是相对较少。我希望能把赛事做好,把浙江省的业巡赛规格和定位都提高,通过业巡赛为广大高尔夫爱好者搭建一个互动交流、切磋球技的优质平台,让高尔夫运动回归人民体育的本质。”同时,也让更多的人参与到高尔夫运动中来,也通过业巡赛选拔出一批省内业余高尔夫球高手,让这些高手以后有机会和其他省市球员切磋交流、同场竞技。

从好奇到热爱,从谋生到使命,胡小杰用34年诠释了高尔夫运动的多元内涵——它可以是竞技、是事业,更是传递善意的纽带。正如她所言,高尔夫球场的边界没有围栏,人生也是如此。


标签: 编辑: 龚晓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