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在吕志武游泳俱乐部训练。 本报记者 刘琨 摄
正值暑假,温州市瓯海区吕志武游泳俱乐部格外热闹。
该俱乐部2016年成立,由亚运游泳冠军吕志武担任总教练,现有教练10人,近300名学员常年在此培训,是国家体育总局命名的“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
俱乐部每个学期都会到瓯海区辖区幼儿园选苗,每年夏季都会针对苗子开设暑期特训班。今年参加特训班的小运动员共40人,他们中的优秀者将代表俱乐部参加今年9月的温州市第十八届运动会游泳比赛。
作为“全国游泳之乡”,温州在泳坛一直“江山代有人才出”。科学的选苗机制和完善的训练体系,是温州游泳走向成功的关键。
温州选育游泳好苗子有何“秘诀”?以吕志武游泳俱乐部为小切口,近日,我以助教的身份在此体验。
身高是加分项,更看重“水感”
早上7时,我来到俱乐部门口时,等候区已站满了家长,他们透过玻璃窗紧盯着泳池里自家孩子的表现。
任震轩爸爸就是守候“大军”中的一员,孩子在幼儿园大班时就被选中,已经跟着吕志武学游泳超过三年。“最初是想让孩子强身健体,另外,我们也想让他体验一下,跟着冠军教练训练,感受肯定不一样。今年,希望孩子能有机会参加市运会,游出好成绩。”任爸爸说。
“大家打起精神来,不要偷懒,把动作做到位!”吕志武和两位教练正在泳池前组织孩子们做好下水前的热身准备。“我当运动员的时候训练从不迟到,如今当了教练员,也要求大家必须守时。”吕志武介绍,他会比规定的时间提前15分钟到场。他笑着调侃我:“你今天是踩点到,明天可以更早一点。”
记者(左二)登记测试赛成绩。 本报记者 刘琨 摄
为啥一大早就开始训练?吕志武告诉我,今年恰逢四年一届的市运会,所以这个暑期的特训既要加量又要提质,特训期间还会不定期进行测试赛,检验训练效果。
“冯浩展,到!张宸,到!”吕志武给我安排的第一个任务是点名,便于我尽快认识这些孩子。我梳理了一下名单,男女各20人,已全部到位,无人缺课或迟到。根据名册,我还发现,这个特训组是一个混龄组,年龄小的6岁、大的13岁,年龄跨度比想象中大。
吕志武告诉我,混龄训练能鼓励孩子们相互切磋、比拼,形成你追我赶的势头。
在一群学员中,我注意到,9岁的小程略显文静,和同组的哥哥姐姐比起来,她的个头小了一截,但在水中打起腿来就像装了马达,霸气十足。
“在大家印象中,游泳苗子大多都是手长脚长,但小程看起来为啥不是这样?”我向吕志武求证网上盛传的选苗标准之一——父母身高相加需达到3.5米,结果被否定。
“身高是加分项,不是必须项,臂展超过身高当然好,但我们更看重的还是‘水感’,包括在水中的平衡性、打腿和划手的效率等指标。”吕志武说,小程就是水感较好的孩子。
下水指导,每个细节都要死磕
从仰泳、自由泳、蝶泳到混合泳……全天4个小时的课程跟下来,我发现,孩子们的训练量大致在5000米到6000米之间,在水里的有氧训练时长占比70%左右。其他时间,则在岸上以拉伸运动、俯卧撑等训练为主。
训练课开始大概半小时后,吕志武边脱外套边跟我说:“我现在入水指导孩子们,被点名纠正动作的孩子,你要做好记录。”
话音刚落,“扑通”一声,吕志武一个帅气的入水,迅速游到朱彦澈旁边:“我已经观察你很久了,怎么记不住呢,打腿时屁股一定要夹紧啊。”吕志武跟着朱彦澈一边游,一边帮他抠动作细节。我同步在记录本上写下朱彦澈的名字和吕志武的指导意见。
吕志武游泳俱乐部的学员在泳池中劈波斩浪 刘琨 摄
起水后,吕志武告诉我,针对细节进行改进,孩子们会记得更牢。他的教学原则就是不错过每一个细节,每个动作都要死磕到底。
不一会儿,吕志武又发现问题了。“吕臣宇,你在偷懒哦。”吕志武对着第五泳道大声说。只见戴着黄色泳帽的吕臣宇赶紧双腿交替加快打水,激起层层浪花。
我正寻思着吕志武是怎样发现的,只见他拿来平板电脑,点了点里面的团队数据监控系统应用,他告诉我,每个小学员的泳帽下面,都藏着一枚硬币大小的光学传感器,与这个应用绑定,可以监测心率。“你看,吕臣宇刚刚的心率低于100,肯定在偷懒了。接下去,只要哪个学员的心率低于120,你就把信息及时反馈给我。”
听罢,我赶紧打开应用,只见屏幕上的数据不断刷新,包括运动强度监控、心率报告等。轻轻一点,还可以一键生成全队心率曲线图,清晰展示所有运动员训练期间实时的心率变化。吕志武解释,心率是反映运动员身体状态和运动强度的重要指标,这个系统能确保孩子们在合适的心率范围内进行训练,避免过度训练或偷懒,从而提高训练效果。
“有了这个神器,小家伙们想偷懒,那没机会啦。”吕志武笑着说。
来场测试赛,找问题补短板
几天之后,吕志武决定给孩子们来一场200米混合泳的测试赛,在测试赛中找问题、补短板。
“我要冲进2分40秒!”“我要刷新个人最好成绩,游进2分50秒!”测试赛开赛前,吕志武要求运动员们大声报出各自的目标。他大声喊话:“每一次测试赛都要当作正式比赛来练,心里要有目标,动作要抓细节,千万不要大意。把你们的精气神都拿出来。”
五条泳道依次排开,口令声一响,孩子们从泳池一端一跃而入,水花飞溅、碧波翻腾。小将们劈波斩浪、全力冲刺,犹如一条条灵活的“小飞鱼”奋力向终点游去。
在泳池边,吕志武与两位教练也没有闲下来,他们在泳池边来回观察。“可以看出,这批孩子水下打腿的能力突出,但是转身细节还要提高。接下去,这方面你们要加强对他们的指导。”测试赛尾段,吕志武就接下来的训练重点向教练作了新的部署。
“丁奕驰: 2分24,冯浩展 :2分32……”当教练报出学员们的测试成绩时,我飞速在测验名册上记录。吕志武来到我的身边,指了指金泓朴的成绩,并吩咐我通知他加练:“这个小家伙,距离自己设定的目标成绩总是差一点点,他的短板一定要给他指出来。”
我拿着补给水,来到金泓朴所在的第五泳道,蹲在岸边示意他游过来。把水递给他时,我告诉他:“下课后别走,你被吕教练选中加练了。”金泓朴从水中探出小脑袋,扮了个鬼脸。
吕志武游泳俱乐部的学员 拍友 王赛珍 摄
测试赛结束,吕志武问金泓朴:“刚刚测试赛是不是很想冲成绩?”金泓朴点了点头。吕志武说:“刚才你节奏乱了,一着急手臂就容易划空,成绩反而提高不了,对不?”金泓朴又点了点头。随后,吕志武要求他继续下水,把划水动作再练一练。
随着金泓朴划水的节奏越来越稳,吕志武叫停了加练,再次叮嘱金泓朴:“一定要记住把每个动作做到位。今天就到这吧,下次再看你的表现。”
加练结束后,金泓朴背上双肩包,一蹦一跳地准备离开训练馆。离开前,他笑着告诉我:“加练后我明显感觉游得更顺了,相信下次一定能刷新最好成绩。我的目标是,以后要和潘展乐哥哥游得一样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