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茶敬远行》节目中,百名大学生构成茶礼方阵,现场吟诵古诗,尽诉离别之情。 潮新闻记者 彭鹏 李震宇 摄
西湖绸伞 演绎浪漫
笛箫声响起,杭州亚残运会闭幕式拉开大幕。音乐声中,一位手持西湖绸伞的听障少女漫步在裸眼3D视觉效果的青石板路上,用灵动的步伐尽情舞蹈。执伞相送,激起无数荷花花瓣与水飞旋,“灼灼荷花瑞,亭亭出水中”,这是唯美舞蹈,也是离情缱绻。
西湖绸伞,请君相携,与君远行。 潮新闻记者 朱海伟 摄
此刻,在主火炬塔下,西湖绸伞国家级非遗技艺传承人罗珊坐在台阶上,专心致志地绘制着一把绸伞。几笔勾勒,伞面上出现的正是在舞台中央跳舞的少女。制伞人在现场,把这惜别之景凝成画卷、绘于伞面。音乐递进,百余个手执绸伞的姑娘鱼贯入场,点亮了手中的伞,如金线般勾勒出这一幅深情画卷。
一把西湖绸伞,请君相携,与君远行。“这是极具杭州特色的手工艺品,展现的是江南之美。”在罗珊看来,在闭幕式上以西湖绸伞作为赠别之礼,恰是中国式浪漫的最美告别。
礼乐之韵 情谊之声
当悠扬的笛声、箫声、古琴声回荡在“大莲花”的夜空,千年前的礼乐之韵仿佛穿越时空而来,让时光凝固。杭州亚残运会闭幕式以“中华礼乐”奏响“情谊之声”。
中国的文化,非常重视礼乐。整场闭幕式音乐以礼乐为基础,采用中国韵味的民族音乐元素,选择民族乐器笛与萧、浙派古琴作为领奏乐器,体现浓郁的江南韵味。此外,还融入“宋时四雅”以及非遗元素,呈现“淡泊、趣远、率性、求真”的审美意趣。
比如《惜别在今宵》篇章以西方管弦乐与中国传统乐器笛和箫的共同演奏,构建出江南风韵和国际气度的音乐风格;《清茶敬远行》篇章的音乐以浙派古琴名曲《潇湘水云》为蓝本,将古曲进行变化,形成了兼具传统与现代的声音表达。
“闭幕式的音乐除了体现浓郁的江南特色,更是以当代性、国际化的音乐表达方式,打造出兼具民族性和国际范的音乐作品。”杭州亚残运会闭幕式总导演沙晓岚介绍。
江南意境 中国气韵
荷花芙蓉色、龙井苍翠碧、桂花耀目金……杭州亚残运会闭幕式极具东方风格的色彩体系,充满了独特的江南意境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优雅气韵。
插花、挂画、焚香、点茶,“宋时四雅”出现在节目中,尽显中国气韵。 潮新闻记者 姚颖康 摄
韵,是杭州韵、宋韵、更是文化的韵。听障少女手持西湖绸伞,漫步在裸眼3D视觉效果的青石板路上。在《惜别在今宵》篇章中,灵动的锦鲤与听障少女、荷花姑娘在湖水之上尽情舞蹈,展现美好灵动的江南美景。
而在《清茶敬远行》中,“宋时四雅”插花、挂画、焚香、点茶陈列场中,尽情展现宋人的风雅。宋人吴自牧在其笔记《梦粱录》记载:“烧香点茶,挂画插花,四般闲事,不许戾家。”此四雅,又称“生活四艺”。
“视觉方面,闭幕式以汝窑瓷器和宋代绘画汲取灵感,使用天青色为底色,地屏以中国传统绘画的扇面影像相配合,用现代化的视觉语言表现出中国文化的气韵。”杭州亚残运会闭幕式总导演沙晓岚介绍。
三个短片 重温精彩
闭幕式上——精彩、惜别、难忘,3个短片相互联结,层层递进。
中国代表团皮划艇女子运动员谢毛三(肢残)夺得杭州亚残运会首金的瞬间,用脚射箭的印度代表团女子复合弓运动员西塔尔·黛维(肢残)聚精会神比赛的瞬间,游泳运动员们出发前用牙齿紧紧咬住毛巾的瞬间……运动员拼搏的姿态,在短片《你最精彩》集中展现。
而短片《清茶敬远行》以静衬情。静听山水话离情,长相忆、不相忘;沉醉山水空蒙中,待茶香、成隽永。恰离别时,笛音划破静谧,古琴震颤心弦,一杯清茶赠远人。
惜别之际,最是难忘。短片《你最难忘》讲述了一群默默守护、无私奉献的人。一场场精彩的亚残运会赛事,蕴藏了多少人的倾心付出。行将离别,大家纷纷与吉祥物“飞飞”合影,留下一段精彩的回忆。
回溯本次亚残运会,征程中一直有爱相伴,别样动人。
以茶为礼 敬茶拜别
“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尘。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
眼前,是百名大学生构成的茶礼方阵,现场吟诵唐朝诗人白居易诗作《山泉煎茶有怀》,尽诉离别之情。地屏画面,从宋代绘画和图案中汲取灵感,以中国风的天青色为底,并用现代的视觉语言表现出茶水润泽的气韵。鼻间,弥漫的是浓郁茶香,仿佛置身于西湖百亩龙井茶田,流连忘返。
还有由60名听障舞者和20名健全舞者共同演绎的茶风之舞,他们的服饰和表演就像泡茶时茶叶的上下翻腾。
我国自古就有客来敬茶的习俗。“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也早已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中西湖龙井的制作技艺和径山茶宴这两项子项目,就来自杭州。
这一刻,杭州取最好的龙井茶、最好的虎跑泉水,烹一杯最香的茶,赠予即将远行的朋友——敬茶拜别,以茶为礼,好一派中国式浪漫!
我是你的眼 共享荣耀
“我是为盲人讲电影的义务讲解员,今天我将为我身边的这群孩子讲解亚残运会火炬熄灭的难忘时刻。”随着电影讲解员杜诚诚的声音在“大莲花”响起,杭州亚残运会火炬迎来了熄灭时刻。这是前所未有的熄火方式,也是属于亚残运会独一无二的情感表达。
讲解声中,古船缓缓驶向主火炬塔,亚残运会吉祥物“飞飞”幻化回良渚玉鸟的模样,盘旋于夜色中。最终,“飞飞”带着梦想与祝福轻轻扇动翅膀,与亚残运会火炬挥别,翅膀带着晚风吹熄火炬。在主火炬塔下,一群视障孩子围聚在一起,静静听着讲解。他们已然“看”到了古船、“飞飞”,也“见证”了火炬熄灭的那一刻。
“这时候,‘我就是你的眼’。”杭州亚残运会闭幕式总导演沙晓岚说,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让所有健全人和残疾人共享火炬熄灭的荣耀与深情。
残健共融、美美与共,是本届亚残运会的深刻主题。值得一提的是,这场闭幕式演出的残障演员共有200多名,在手语姐姐的帮助下,他们与健全人配合默契,一起完成了这场视觉壮举。
“中华第一舟” 承载梦想
点点星光充盈在“大莲花”的网幕和地屏上,夜空中,整个场馆仿佛置于漫天星空下。一束追光落下,一艘小小的古船载着3名可爱的孩子缓缓驶向舞台中央,好似畅游在梦想的星河。
两名听障儿童和一名健全儿童乘着“中华第一舟”畅游星宇。 潮新闻记者 彭鹏 李震宇 摄
这艘古船,象征着实证中华文明的“中华第一舟”。20多年前,它在杭州萧山被发现,埋藏湖中8000年之久的秘密也渐渐浮出水面。它让我们触摸到8000年历史的脉搏,也告诉世界,早在8000年前,我们的先人就拥有造船渡水的智慧,用“一叶扁舟”扬帆起航的梦想和勇气。
闭幕式上,这艘古船载着新时代的孩子们继续驶向梦想的彼岸。这一幕,仿佛与先民们伐木造船准备扬帆远航的浪漫传奇,和它划出的那抹文明曙光相融合。“这是我们深情的祝福,希望所有孩子都有梦相伴。”杭州亚残运会闭幕式总导演沙晓岚说。
玉鸟高翔 祝福久长
还记得在杭州亚残运会开幕式上展翅翱翔,与火炬手共同点燃主火炬的吉祥物“飞飞”吗?闭幕式上,“飞飞”再次借助数字技术,幻化回金色的良渚玉鸟模样,盘旋于夜色之中。“飞飞”带着梦想与祝福轻轻挥动翅膀,与亚残运会主火炬深情挥别,翅膀撩动晚风,主火炬缓缓熄灭。
五千年前,“神鸟”在良渚先民的雕刻中频频出现,以玉鸟为代表的良渚玉器蕴含了一种超越物质生活的精神象征。
这些天,“飞飞”的形象出没在赛事场馆的各个角落——或拍起翅膀为运动员加油鼓劲,或陪伴志愿者提供志愿服务,或留在媒体朋友的镜头之中……作为文化和幸福的使者,“飞飞”带给我们的种种感动,想必会留在大家的记忆里。闭幕式之夜,玉鸟高飞,熔铸向前的力量,飞向更远的征途。
就像“飞飞”的设计师、中国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副教授李洁所说,希望运动员在拥抱“飞飞”的时候,可以看见自己的梦想,希望“飞飞”能够鼓励所有人健康生活、热爱生活、积极向上。
聚散有时 最忆杭州
在温暖与感动中,杭州亚残运会的主火炬缓缓熄灭。至此,“两个亚运”画上句点。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从亚运会到亚残运会,杭州这座城市的情谊,尽在不言中。“虽然我们不是杭州人,但我们共同拥有了一段美好而深情的杭州亚运、亚残运记忆。”杭州亚残运会闭幕式总撰稿人吕媛的这句话,道出了不少人的心声。“感谢杭州人民,你们是最出色的主办者,让我们感到宾至如归,将杭州变成了一座欢迎所有残疾人到来的城市。我们会永远铭记你们所做的一切。我们一定还会再来杭州。”在杭州亚残运会闭幕式上,亚残奥委员会主席马吉德·拉什德动容地说。
是的,从亚运会到亚残运会,“两个亚运”与杭州彼此相忆,中国与亚洲彼此相依。亚洲情意,聚散有时,最忆是杭州,盼君再相逢。
金桂再现 寄托情谊
还记得杭州亚残运会开幕式上彰显杭州之韵的“金桂”吗?告别之际,“金桂”又来了。身处“大莲花”的观众们能看到金桂花瓣再次漫天飞舞,也能闻到空气中弥漫的桂花香气,还有缓缓下降的“金桂之冠”。
闭幕式结尾,现场飘落桂花雨。 潮新闻记者 朱海伟 摄
其实,从筹办期间开始,“桂花”的意向就一直在杭州亚残运会出现。火炬“桂冠”、奖牌“桂子”……桂花的浓郁气质,传达着办赛城市人民的期盼,寄托着亚洲人民的浓浓情谊。
杭州亚残运会闭幕式总撰稿人吕媛说:“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这一段亚残运旅程,我们希望每个为梦追寻、寻找‘桂子’的人,都能收获心中的‘桂冠’。当然,没寻到也没关系,因为残疾人运动员为梦想拼搏的勇敢模样,已经掀起壮阔的亚残运浪潮。”
金桂虽小,历久弥香。闭幕式上以“金桂”赠别,不仅是想说一句“珍重”,也想传达“何日更重游”的心意。金桂飘香的那一刻,我们用力拥抱,期待着下一次的相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