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体育频道 > 亚运速递  
后亚运“浙”一年,体育的精彩蝶变
——写在杭州亚运会举办一周年之际
2024-09-23 16:25:11 来源: 体坛报 记者 谢嘉伟

  钱江潮水滚滚,带走一年时光奔流;丹桂飘香金秋,又是一朝升平良景。2023年9月23日,随着圣火燃起,杭州亚运会盛大开幕。回想那16个激情日夜,亚洲健儿齐聚杭城,尽显竞技体育之美,谱写亚洲文明华章,将一个又一个高光瞬间定格。而这些经典瞬间、动人时刻,也伴随着“弄潮儿”化作的点点星光闪耀于亚洲奥林匹克的璀璨星河中。

  对于之江大地来说,亚运盛会的结束并不代表故事进入尾声,而是新的征程启幕。今天,是杭州亚运会开幕一周年的难忘日子,亚运城市的荣光与梦想在这一年间不断续写,以“后亚运元年”为基,持续放大亚运综合效应为媒,正镌刻着蓬勃的发展篇章。

  “浙”一年,是体育赛事繁盛兴城的一年。这一年,杭州乃至整个浙江表现出蓬勃的赛会活力,“赛事黄金周”接踵而至。今年初,1个赛事之城与11个赛事集聚县新鲜出炉,以网球、羽毛球、攀岩、棒垒球、空手道等为代表,赛事经济持续升温,也成为浙江各地颇具特色、具有旺盛生命张力的经济发展新赛道。在宁波,WTA宁波公开赛、2026年世界举重锦标赛、2024-2025年亚洲羽毛球锦标赛接连落户,让“赛事之城”国际影响加速扩大,“冠军之城”竞技实力持续提升;在温州,“足球强城”建设工作如火如荼,“世界龙舟名城”金名片持续擦亮,“一球一舟” 让温州打造赛事体育“运动之城”提上日程;在绍兴,从全国女子垒球冠军杯赛,到中国垒球联赛,再到前不久举办的U-23男子棒球世界杯,每年近30场大小棒垒球赛事让“一颗球”点亮一座城,“棒垒球之城”建设挥出漂亮一棒。

  “浙”一年,是体育产业持续发力的一年。亚运盛会的举办,让世界的目光在浙江这块“风水宝地”聚焦。作为正在积极构筑产业国际化高地的之江大地,也正利用其独特的资源禀赋,将体育产业这座“富矿”全力挖掘。亚运会的成功举办,不仅提升了浙江体育赛事运营的专业水平,更为体育品牌的国际化之路铺平了道路,为浙江体育制造业注入了强劲发展动力。可以说,浙江体育品牌因亚运而被国际聚焦,这些被国际目光聚焦的企业也在亚运会的催化下焕发新生。目前浙江成功创建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单位(项目)22个,认定全省体育服务业领跑企业10家。富阳-淳安、宁海、江山-开化等10条10亿元以上规模的体育装备制造集群正在全力打造,体育企业实现由“制造”向“智造”的跨越正在实现。

  因亚运带来对浙江的“特别关注”,也带来更多人气,更带来了满满机遇。浙江多地借亚运会契机以及体育热潮,积极盘活当地资源,以赛为媒实现体旅融合发展,不少乡镇也因此吃上了“体育饭”。此外,一批航空运动、水上运动、冰雪运动、马术等新型高端时尚项目也正依托于此培育发展。面对体育国际化的风口,浙江还将创造更多“体育+”复合型产业,带动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形成赛事与产业之间的正循环。

  “浙”一年,是全民健身如日方升的一年。54座亚运竞赛场馆,成就了杭州亚运会各项赛事的精彩呈现,而在后亚运时代,这些亚运场馆被赋予了更多元的价值,“亚运场馆向社会开放”写进省政府工作报告。从去年的亚运会到今年的奥运会,再加上落户浙江各地的大小国际赛事,让全民健身的热潮一浪接着一浪。今年以来,杭州市体育局将全市60个公共体育场馆(其中包括列入省民生实事的16个亚运场馆)列入惠民开放范围,截至7月底已累计服务市民群众超过1140万人次,春节等法定节假日均免费对外开放。

  如果说亚运场馆是全民健身的“大动脉”的话,那么群众身边的体育场地就是“毛细血管”。截至2023年底,浙江新建体育公园、足球场、社区多功能运动场、百姓健身房等民生实事项目1100个,县(市、区)“一场两馆”覆盖率达56.7%。出门10分钟就能抵达健身房、运动场所,包括随处可见的体育公园、健身广场……走出家门,处处可健身已然成为浙江的常态。在全省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迈向3.0时代的当下,高质量的“10分钟健身圈”正在构建。“全民健身”对于浙江老百姓们来说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生活图景,早已融入城市生活脉络。

  体育赛事遍地开花、体育产业扶摇直上、全民健身蓬勃开展……后亚运的精彩故事已开篇,后续恢弘磅礴的史诗正在描绘。

标签: 编辑: 刘菲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