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资帽”“薪酬帽”“奖金帽”“转会帽”——中国足协即将推出的《中国足球协会职业俱乐部财务监管规程》(以下简称《规程》)一口气涉及这么多财务“帽子”,其抑制盲目投资、转会费和薪酬过高等现象的决心和力度可见一斑。
中国职业足球的财务问题,已经到了不改不行的地步了。足协这种改革措施,确实命中要害,对中国足球的发展是一件大好事。
有了《规程》,还需要有好的细则,更需要有好的执行和监管。在细则上,中国足球需要更加精细,避免“一放就乱、一管就死”的老毛病;在执行上,管理者要严加防范“下有对策”的“魔高一丈”;在监管上,如何引入第三方力量严格监控,也是决定成败的一个重要因素。
一段时间以来,中国足坛呈现前所未有的投资热潮,大量资金的涌入让中超有了更强力的外援、更大牌的主帅,也给中超带来了更激烈好看的足球、更高的上座率和关注度。但随之而来的,也有外援引入“人傻钱多”的疑问、国内球员“高薪低能”的质疑……而随着中国男足在国际赛场上一次次铩羽而归,“钱是不是用对了地方”的责问声更是不绝于耳。
平心而论,职业足球没有钱是不行的。中国足球在最低谷的时候迎来一段“烧钱”的快速发展期,这在当时显然对于快速提升联赛的观赏度、吸引力和关注度有很大帮助,正是因为里皮、斯科拉里等大牌教练,保利尼奥、胡尔克等大牌球星的加盟,才让很多人重新走进球场、打开电视,再度成为中超的粉丝。
就像无数行业发展初期总是泡沫横行一样,中国足球前些年的大量投入,也有点泡沫经济的意思。如果放任泡沫继续吹下去,恐怕首先吃不消的就是投资人——如今的中超,早就过了三五个亿可以玩得转的时代了,这不仅对广大中小俱乐部、即使是财大气粗的几家“土豪”也会渐渐觉得力不从心——而一旦泡沫吹破了,伤害的是整个中国足球。
仔细研究《规程》的几大举措可以看出,使俱乐部投资回归合理水平是一个大的目标。无论从眼下还是长远来看,推行更为合理的财务制度对中国足球都利大于弊。
投资趋于合理、提高经营收入,这不仅是足协的要求,也是广大投资人的心声。而表态严厉打击阴阳合同和逃税漏税行为,则是对“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未雨绸缪,在未出台相关财务政策前,类似事件就已经屡见不鲜,未来打击类似行为的力度和能力,恐将决定这个规程的效果和成败。
如今具体限额额度尚未出台,如何在维护联赛秩序和保证财务制度之间找到最合乎实际的平衡点,也是这项改革措施的关键性因素。既不要一拍脑袋“异想天开”,也不要碌碌无为随波逐流,这种要求,不仅仅是提给足协这个行业协会的,而是提给包括投资人、球员、教练以及其他从业人员在内的整个中国足球的。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要打造一流联赛、要成为百年俱乐部也不是短期之功,合理的财务制度毫无疑问将是成功的重要基石。只有当中国足球真正沉下心来细水长流,我们才不会总朝令夕改,也不用总想着“豪赌”奥运会或者世界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