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体育频道 > 综合资讯  
陈莎莎:带着儿子与梦想扬帆远航
2021-08-06 15:34:29 来源:体坛报 体坛报东京奥运会特派记者 黄维

  陈莎莎,中国帆船运动员,效力于浙江帆船队。2013年,澳大利亚名城墨尔本举行的2013年世界杯帆船赛上,在470级女子双人帆船比赛中,与队友高海燕夺得桂冠。这也是中国首枚帆船470级世界杯赛金牌。2016年10月,全国帆船锦标赛长距离赛,女子470级冠军由陈莎莎/高海燕获得冠军。2017年9月,第十三届全运会女子帆船470级奥林匹克航线赛比赛中,陈莎莎/黄绪峰以27分的净总分获得冠军。2021年,陈莎莎入选2020年东京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帆船项目运动员名单。

  碧海、蓝天,美丽的江之岛。这里是东京奥运会的帆船赛场。

  陈莎莎,来自浙江的“妈妈级”选手。再美的风景,她都无心浏览,她很珍惜这次迟来的奥运之旅。但很遗憾,陈莎莎说,无论是体力与技术都没能发挥到最后,无缘奖牌轮。

  诚然没有争金夺银,在陈莎莎的身上仍闪耀着优秀运动员的无限光芒。陈莎莎是2013年墨尔本帆船世界杯女子470级的冠军,也是中国运动员在这个项目上的世界杯赛第一金;陈莎莎还摘得过2016年迈阿密帆船世界杯女子470级的桂冠。

  为了梦想!儿子出生后毅然复出

  陈莎莎清晰地记得,2019年的元旦,这是她复出后第一次下海。寒风冷冽,但感到特别兴奋。大海,我回来了!

  彼时,她的儿子董霖帆还不到半岁。陈莎莎说,她的心中始终有一个奥运梦想。2016年里约奥运会是离实现梦想最近的一次,但最终没有把握住机会。她不想和东京奥运会再次失之交臂。陈莎莎说,为了训练与比赛她去过十多个国家,见到的都是大海与沙滩,“全世界的大海都长得差不多。”她从来没有在哪个国家游览观光,更不要说逛街购物。对她而言,每到访一个国家,“只是换了一片不同的海域训练或比赛而已”。训练之余,唯一的爱好就是听听音乐、看看电影。

  带着年幼的孩子复出,陈莎莎付出的心血更多。每次训练前,先把儿子喂饱了。一上岸,来不及喘口气,立马又给孩子喂奶。陈莎莎说,最要感谢的是她的奶奶。老人年过七旬,一辈子生活在长兴农村,但为了支持孙女的事业,到了晚年无怨无悔地过起“流离颠沛”的生活,“平时,我们在浙江象山训练,奶奶就在队里帮我们带孩子;冬天,到福建东山岛、海南海口训练,奶奶也一直跟着,非常辛苦。”在海南时,因为从码头到住处较远,为了让孩子第一时间吃上一口母乳,训练快结束时祖孙俩迎着寒风已在码头等候。

  3岁的儿子董霖帆,似乎也明白妈妈的心思,他表现得很乖巧。“我们白天训练很辛苦,习惯早睡早起,儿子的生物钟也只能跟着我们。”小孩子难免感冒发烧,“一旦发烧,采用冷敷的物理疗法。幸好孩子体质不错。我们实在没有太多时间带孩子上医院、挂盐水。”陈莎莎说,在儿子的成长过程中有着太多愧疚。之前一次在新西兰,另一次在阿曼参赛,再加上这次征战东京奥运会,陈莎莎与儿子都有一个多月没能见面。

  1989年出生的陈莎莎,尤其已经当了母亲,体力上已经没法与小她一轮的师弟师妹比拼。陈莎莎说,“我唯一的优势是更能吃苦。”只要不是雷雨天气,几乎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都在下海训练。浙江帆船帆板队总教练赵伟军说,陈莎莎只要站在训练场上就是榜样。

  选择吃苦!青春与大海融为一体

  陈莎莎的帆船缘,源于她的姨妈。陈莎莎的姨妈曾是一名帆船运动员,参加过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在陈莎莎小时候,这是偶像式的人物。

  2000年,带着“走出农村”的朴素想法,陈莎莎从长兴来到了杭州陈经纶体校,从此走上专业运动员的道路。在杭州队时,训练地点在西湖景区的柳浪闻莺湖面,风景美轮美奂。让陈莎莎觉得比训练更难受的,是“每次爸妈来看望离开时的不舍”。

  2006年,进了浙江省帆船队。从此,陈莎莎与象山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东海之滨的象山松兰山,是浙江帆船队的基地所在地。陈莎莎的青春,在这里与大海融为一体。

  “痛经”差不多是帆船女运动员的通病。因为长年累月地与海水打交道,每次来了例假都特别痛苦,有时还会疼得在床上打滚。实在受不了,只能请假;但凡能够坚持,陈莎莎仍然出现在大海里。一直到结婚、生子,这种苦不堪言的生活,才得到极大缓解。

  在陈莎莎的经历中,“喝海水、吹海风”也有着刻骨铭心的印象。在西班牙的帕尔马,最冷时不到10摄氏度,又逢刮风下雨,握着缭绳时,两只手都是麻木的;在阿根廷比赛,最热时太阳直射,又没有风,在大海里被“烤”着,“比赛前后等候时,一般也不允许脱掉救生衣的。实在是太热,裁判伸旗示意脱掉救生衣透透气。”除了海上训练,陆上的体能训练也同样是大负荷、高强度。陈莎莎说,曾经有一次拉测功仪,体力透支时间一长久会觉得房子都在转动。

  海上的训练过程,难免会掉进水里,被灌海水也是经常的事情。海水好喝吗?陈莎莎露出痛苦的表情,“不好喝。太咸、太苦!”

  纯正爱情!没有花前月下的浪漫

  陈莎莎说,爱情也是她不竭的动力源泉。爱人董论建,与她同龄,帆船运动员出身。退役后,现在是浙江帆船队教练。因此,既是夫妻,同时亦师亦友。

  因为是同行,董论建说他更能理解妻子,也更加支持妻子。2010年,他俩就恋爱了。最吸引董论建的,正是陈莎莎的坚持、执着、不放弃。她也有一些劳损,膝盖、腰都有伤病,但从不吭声;她是队里第一位入党的运动员,时时刻刻都树立“大姐”的形象、榜样。

  他俩每天都在一起训练、生活,堪称“马拉松式爱情”,一直到2017年全运会后,“忙中偷闲”把婚礼办了。他们的恋爱,每天只有与风浪的搏斗,没有花前月下、没有鲜花美餐。因为运动员不允许私自外出就餐,长年累月地在大海上风吹雨打也不需要化妆品,董论建调侃“恋爱基本没有物质成本”。长年累月地在海边训练,没有时间、也没有条件逛街购物。他们的爱情见证,在淘宝网的购物车里,在快递员的包裹当中。唯一的浪漫,是在2014年左右,董论建与队友精心设计了烛光中的求婚仪式,这足以让陈莎莎铭记一辈子。

  恋爱、结婚、为人父母,看上去平平淡淡,在这背后,有着一个共同的梦想:征战奥运会。但为了这个目标,他们不懈努力。他们把所有的心思、精力,都扑在了实现梦想之上,今年以来他们安在杭州的小家,一个晚上都没有去住过。在阿曼举行的东京奥运会选拔赛上,奖牌轮比赛前夜,陈莎莎心理负担很重,不够自信、没有底气,担心比赛时风浪太大、担心技战术出现闪失。作为丈夫、教练的董论建使出浑身解数,帮助妻子卸下思想包袱,轻装上阵。最终,夺得奥运“入场券”,梦想启航。

  从阿曼比赛回国,因为疫情的原因需要隔离。一到隔离酒店,就迫不及待地投入到训练之中。没有器械,就徒手进行体能训练,以及教练通过视频教学;回到象山“居家观察”期间,干脆把测功仪等训练设施设备搬进房间。她不想浪费任何时间,千方百计要将机会牢牢地把握在手中!

  后记

  结束了奥运之旅,虽有遗憾,但终究梦想成真。

  陈莎莎说,自己并没有“见好就收”的打算。接下来的任务,就是征战陕西全运会,以及2022年的杭州亚运会。从2013年辽宁全运会的第11名,到2017年天津全运会的冠军,接下来即将征战的2021年陕西全运会,她已经是“三朝元老”。陈莎莎的目标是蝉联金牌。

  路还很长,梦想在远方。

标签: 编辑
分享到:
相关阅读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