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体育频道 > 综合资讯  
厦马精英选手纷纷退赛为哪般?马拉松更应该跑向大众
2024-01-10 10:53:40 来源: 潮新闻 记者 王萍琴 宗倩倩

  上个周末,2024年全球第一个马拉松赛事——厦门马拉松赛开跑,3万名选手参加比赛。中国37岁老将董国建以2小时10分38秒,打破厦门马拉松中国籍选手纪录。原本是一场圆满的赛事,却出现了尴尬的场面——组委会邀请的精英选手纷纷中途退赛,这是为哪般?

  作为白金标马拉松,厦马邀请了诸多精英选手,其中包括曾经打破半马世界纪录的知名选手坎迪、2023年东京马拉松冠军吉尔米萨、2023厦门马拉松冠军基普楚巴……成绩在210以内的高手就有23位,其中还有3位世界排名前30名的运动员,阵容可谓十分豪华。

  原本以为会是“神仙打架”,许多跑友却在直播画面中见到了这样一幕:刚过20公里,坎迪和基普楚巴竟然同时退赛,双方热情握手,脸上带着笑容,状态十分轻松。退赛的精英选手还远不止这两位。

  厦门马拉松直播画面

  这一幕让大家看不懂了:精英选手们这是跑崩了,还是来参赛只为领笔出场费,压根就没想跑完?

  这就要说到厦门马拉松为何要邀请这么多精英选手了,这本质上与国内各大赛事追求“上标”息息相关。自2019 年世界田联推出白金标赛事等级起,中国只有上海马拉松和厦门马拉松被评为世界田联白金标赛事。但“上标”容易,“守标”难。

  根据2024年标牌路跑赛事计划的申请标准,世界田联要求白金标赛事至少每个性别有3名白金标等级运动员+至少每个性别有4名金标等级(或更高级)运动员。厦门马拉松作为白金标赛事,邀请一定数量的国际精英选手是世界田联定下的“硬性要求”。

  世界田联对标牌赛事的要求

  近几年,随着全民健身理念的普及,中国马拉松赛事井喷,各大赛事追求“上标”以期提高赛事的知名度和影响力。2023年全球共有257场标牌赛事,其中中国就有68场路跑赛事获评标牌,数量居于全球首位。

  然而,仔细阅读世界田联标牌计划就会发现,标牌赛事需要高昂的费用去服务极少数国际精英运动员。就像此次厦门马拉松,花钱请来的精英选手没有为赛事“锦上添花”,却有点煞风景。这自然也不能全怪这些选手,毕竟精英选手是稀缺资源,而他们自己也有着严格的参赛和训练计划,有的精英选手一年甚至只会参加两场全马赛事,上下半年各一场,自然是会将重心放在波士顿马拉松、东京马拉松、柏林马拉松等几个大满贯赛事。

  厦门马拉松或许也有自己的苦衷,白金标赛事是一块金字招牌。既然评上了,自然不愿意舍弃。世界田联的规定放在那里,便只能合理利用规则,看似也是“皆大欢喜”的结局。但这样办马拉松,是否有点变味了?

  2023年12月6日,中国田径协会发布《关于申报2024年世界田联标牌路跑赛事相关工作的通知》时就呼吁:赛事应该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理性申标。

  对一些历史相对悠久的成熟马拉松赛事来说,“上标”可以使赛事更加国际化,进一步提升竞技水平。但对于国内绝大部分赛事来说,标牌级别并不能反映赛事的组织能力和服务水平,与其花大价钱追求“上标”,不如研究如何把钱花在刀刃上,让赛事更有“性价比”。

  全民健身的需求不断增长,促使马拉松蓬勃发展,马拉松运动正逐渐从专业赛事转变为大众运动。越来越多人站上马拉松赛道,一场马拉松赛事多则上万人,少也有几千人参与其中。不论是一线城市,还是不知名小县城,都在努着劲儿办一场属于自己的马拉松赛事,去打响城市知名度、拉动经济、盘活旅游。

  扎堆的城市路跑赛事如何办出特色?不只有“上标”一条路,更应该结合当地特色,在提高赛事组织能力的同时,提升赛事服务水平和办赛质量,在赛事途中更好地展现城市的风貌和人文内涵。有良好的参赛体验,才能吸引跑友前来捧场,美名远扬。

  随着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健身观念越来越深入人心,让马拉松跑向大众,让更多人参与到全民健身中来,才能进一步推动群众体育高质量发展。我们需要有世界水平的马拉松,也需要能全民参与、享受其中的马拉松赛事。“高大上”能赚眼球,“小而美”也能吃香。

标签: 编辑: 毕真
分享到:
相关阅读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