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体育频道 > 综合资讯  
体育教授,不能只看“学术帽子”
2024-05-31 18:12:16 来源: 体坛报 谢嘉伟

  近日,吉林大学人才工作办公室发布了2024年第4次教学与科研专项工作小组拟引进人员公示。其中,武大靖拟被聘为吉林大学体育学院教授。公示一出,有人提出质疑,认为武大靖学历不够,也没有学术研究成果。甚至有网友直言,“武大靖不配当教授”。

  实际上,武大靖在完成了北京冬奥会的参赛任务后,2022年夏天就在北京体育大学完成了社会体育指导专业的硕士论文答辩。他还表示,今年自己还打算继续向博士学位努力,目前已经申报了一所学校。

  早在2020年,国家体育总局就出台了《关于深化体育专业人员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的后续相关具体办法。该办法主要针对运动员破格申报职称作出明确规定:取得奥运会冠军的现役运动员,累计从事专业训练10年以上且兼任教练员工作,不受学历、论文等限制,职称评审委员会可直接评审为国家级教练。依据这项政策规定,武大靖于2024年年初,被吉林省体育局冰上运动管理中心破格评为国家级教练职称。

  加之,武大靖因两夺冬奥冠军获评过吉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评定的A类人才(依据吉林省高层次人才分类评定参考标准,在国际性公认最具权威性、影响力的赛事活动取得最高成绩的文体领域人才可参评)。武大靖表示,有了这两项资质,自己也就达到了受聘吉林大学教授岗位的“门槛”。

  不可否认,学历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个体的基本素质和综合实力水准,特别是进入高校担任教授这样的重要学术位置,学历的要求就更加严格。因此,人们质疑武大靖也无可厚非。但“唯学历”“唯论文”的固有思维也不免一叶障目,反而让优秀人才成为“漏网之鱼”。

  正所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以武大靖为代表的优秀运动员已经在赛场用自己的实践证明了“真理”,那么在其赛场以外的生涯中,作为“栽树者”将这份高质量的“真理”传播出去,让更多的人能够“乘凉”,这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都是天经地义的。

  时代在变化,事物在革新。对于处于不同赛道的学界、业界人才来说,也并不能用同一赛道的标准来评判其作为人才是否“合格”。而学界和业界的相互交融、补充进而产生发展,是一个学科不断随时代革新成长的关键要素。


1
标签: 编辑: 毕真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