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体育频道 > 综合资讯  
防溺水如何不放假
2024-07-15 15:54:57 来源: 体坛报 记者 陈素琴

  暑期来临,水边多了很多孩子的身影,防溺水再度成为重点话题。看似平静的水面,其实暗流涌动。畅游与淹溺就在转瞬间,一旦发生悲剧,是一个家庭难以承受的痛。这些年,浙江的防溺水工作开展如何?还有哪些问题需要破圈?

  有“粮”也要有“兵”

  在中国,溺水是14岁以下儿童伤害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意外溺水死亡事件占儿童意外死亡事件的57%。

  防溺水是生命教育的重要内容,但决不能一味地让孩子避开水。炎炎夏日,水中嬉戏对孩子们具有极大的吸引力,让青少年远离可能存在的危险水域,尤其是溺亡事件高发的农村,很难有效监管。如何防溺水?首先去判断和识别危险源,不论是大人还是小孩去水边,都应该判断是否危险。其次,在户外,孩子尽量和成年人一起活动,这里指的是不止一名成年人。再次就是学会漂浮、熟悉水性、学会自救。最后就是学会拨打急救电话或者报警。

  浙江省水上救生协会秘书长洪峰介绍,协会自2013年成立浙江省防溺水志愿者总队,在全省开展防溺水进校园活动,2018年完成全省十一个地市防溺水志愿者队全覆盖。至2023年底全省共有防溺水游泳救生志愿者1300多人, 每年3月—9月开展防溺水进校园、进社区、进游泳场馆与巡河活动。开展各类防溺水活动500场左右,受益人数15万以上。截至2023年底全省溺亡青少年从2013年的300多人降低到50人以下。截至2024年5月底浙江省水上救生协会游泳救生志愿者总队已开展防溺水宣讲活动106场,受益师生6万余人。组织巡河活动150余场次,参加活动志愿者2000余人次。

  洪峰坦言,协会每年大约有一千余场公益活动,仅杭州就有几百场。发展到现在面临最大的问题就是招募志愿者。“现在来当志愿者的年龄普遍偏大,很多都是60岁以上。考虑到年轻人平时都要工作,也许可以参与其中的部分公益活动,但是很少有全程跟下来的。”洪峰说,其实当志愿者并没有什么门槛。有爱心、会游泳和有时间是关键,此外,还要懂一些游泳和防溺水知识,掌握一些救生技能。

  “吃药”与“治病”一起抓

  浙江省海域辽阔,水网密布,溺水事故高发,多年来,相关部门一直高度重视预防溺水工作。

  7月2日,云和县中小学生水上交通安全常识教育暨“防溺水”教育研学示范基地在石塘镇长汀村正式启用,这也是全省首个中小学生“防溺水”教育研学示范基地。在杭州,5月至8月期间,计划开设1000堂培训课,教学生掌握水上救生技能,家长们可通过“浙里办”APP进行报名。

  绍兴市政府曾将“水乡的孩子会游泳”公益培训列入2022年度民生实事项目中的体育惠民工程,在全市范围对万余名小学生进行免费培训。上虞区教体局体育科相关负责人表示,自2007年起,绍兴市上虞区就开始探索实施“小学生免费游泳培训”项目。截至2023年,上虞已有超过1.6万名学生享受免费游泳培训服务,培训范围覆盖全区各小学。

  嘉兴今夏将开展全市游泳公益培训,目前线上报名已启动,主要面向全市3至5年级的学生,设置了涵盖学校、体育场馆和社会游泳机构等在内的41个点位。同时,“为全市2万名以上3至5年级小学生开展游泳公益培训”也是嘉兴2024年政府民生实事项目之一。

  在宁波,把“溺水事故防护”纳入市政府民生实事工程项目,累计投入资金2.6亿元。针对宁波市“江海湖泊、河道纵横”的特点,创新研发集“全水域感知、全天候预警、全程可视化”等功能于一体的“溺水事故预警多跨应用”平台,实现“自动感知+人工干预”无缝对接。据宁波市防溺水办统计,每年暑期全市有82支民间救援队伍、3200多人积极参与预防溺水宣传、培训、巡逻和水域应急救援工作。

  同心完成“家庭事务”

  防溺水安全教育是预防青少年溺水事故的首要屏障,要从思想上认识造成溺水事故的行为,从源头上解决溺水危害。导致青少年儿童易发溺水事故主要原因是安全意识匮乏与心理作祟、技能不足与救援方式偏差、乡村环境制约与留守儿童看护、家庭社会监管与防护力度欠缺、安全教育盲点与政策引导落实、缺乏有吸引力的替代性活动。

  “我们协会从2013年到现在,就一直联合机构、协会开展防溺水进社区、进学校活动以及向小记者、小候鸟宣讲,平时晚上,比如在杭州上塘河和运河上,也有志愿者巡河。”洪峰说,针对进校园,我们希望把工作做得更精细化一些。从学校到授课老师的培训,这里主要是对体育老师的培训,然后在普及。在洪峰看来,防溺水工作也可以归为一项“家庭事务”,应该由孩子和家长共同参与。“更多的时候,也许是家长带着孩子一起去。所以我们倾向进社区,让家长掌握更多常识,并把防溺水的宣传、培训进行全面的推广和普及。”

  浙江省杭州市急救中心科教培训科副科长王建岗提醒,做好防溺水工作,施救者首先要注意自身安全。未经救援培训或不会游泳的人员,不建议自行下水营救溺水人员。他呼吁,全社会都应该关心、支持青少年“学游泳、防溺水”。游泳不仅是一项运动,强壮体魄、愉悦身心,还是一项救生技能,“爱生命、学游泳、防溺水,让每个家庭都充满阳光与笑声”,她认为各级各类教育、体育部门,以及游泳、救生等社会团体,都应积极开展防溺水教育。

标签: 编辑: 毕真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