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体育频道 > 综合资讯  
5公里慢跑与中年人更适配?
2024-12-04 11:13:52 来源: 体坛报

  近日,“5公里慢跑是拯救中年人的良药”的话题受到网友关注,某视频平台相关话题参与度超过10万次。

  杭州的张先生是一位步入中年的男士,因长期投身于繁忙的工作之中,缺少锻炼,导致身体逐渐走向亚健康,出现轻度高血压、脂肪肝等问题,医生给他开的“处方”是尝试运动,每周可坚持3到4次的5公里慢跑。

  5公里慢跑有益身心

  在众多跑步距离中,“5公里”被称为“黄金距离”。诸暨西施马拉松200配速员李金晶介绍,慢跑5公里更适合中年人的科学依据在于,其对心肺功能的温和刺激和对身体多方位的锻炼。跑步作为一种典型的有氧运动,能够增强心脏和肺的功能,提高血液输送和氧气供应能力。慢跑5公里的距离通常需要30—45分钟完成,刚好进入人体有氧代谢的高效区间。

  “相比短距离的1—2公里,5公里慢跑更容易消耗身体储存的脂肪,符合很多中年人的减肥需求,又不会过于劳累。”李金晶说,跑步过程中,人体消耗储存在肌肉中的糖原需要15—20分钟左右,之后脂肪的消耗才开始占主导。5公里慢跑时间足够长,可以有效燃烧脂肪,从而达到减脂效果。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数据显示,如果一名成年人坚持每周3次跑步5公里,并结合适当的饮食管理,其平均每月体重下降1.5至2公斤,且其心血管疾病发生率比不跑步的人低40%,中风的风险也显著降低。

  此外,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运动医学科主治医师李豫皖介绍,慢跑可以增加心脏血循环和心脏的泵血速度增快,输入更多氧气,可以给细胞更多的营养素,让皮肤变得红润。

  “高阶”人士可混搭其它运动

  当然,即使是5公里慢跑,也并非一蹴而就。对于长期缺乏运动的中年人来说,刚开始慢跑时可能会感到吃力或不适。因此,建议在开始慢跑前先进行适当的热身运动,并逐渐增加运动量,避免过度运动导致的伤害。同时,慢跑时也要注意保持正确的姿势和呼吸方式,以充分发挥锻炼效果。对此,张先生体会深刻,在坚持了几个月的慢跑运动后,他的身体各项指标终于趋于正常,“我是从一公里慢慢加起来的,在网上看视频学习了跑步姿势和呼吸方式。”张先生建议,跑步也是一门学问,有条件的,在运动之前最好咨询一下专业人士。

  其实,5公里的慢跑还具有良好的灵活性,可以作为独立的锻炼项目,也可以与其他运动形式相结合。例如,有余力的中年跑者可以在每周的训练计划中安排几次5公里的慢跑,同时结合抗阻力、关节柔韧性、身体平衡和协调性活动。抗阻力练习可以保持或增强肌肉力量、体积和力量耐力,改善肌肉功能,还有益于骨骼健康,对预防跌倒也有积极的作用,比如举哑铃、俯卧撑等;关节柔韧性活动可以通过躯体或四肢的伸展、屈曲和旋转活动,锻炼关节的柔韧性和灵活性,如拉伸、瑜伽等;平衡和协调性练习可以改善人体平衡和协调性的组合活动,如做操、舞蹈等。

  5公里慢跑除了适用于中年人健身外,也可以作为运动“小白”最初的挑战目标。“超过70%的初学者在初次挑战5公里跑步时,能够在不到一个月的训练后顺利完成。这也表明5公里是一个相对容易实现的目标,既不会让初学者丧失信心,也不会给身体带来过多的负担。”李金晶说,对于资深跑者来说,5公里又可提供挑战速度和耐力的空间,可以通过间歇训练或提高速度来逐步提升运动表现。

标签: 编辑: 毕真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