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体育频道 > 综合资讯  
南北联动,折射冰雪运动的多元生态
2025-02-10 14:39:12 来源: 体坛报

  2月7日,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在漫天飞雪中启幕。哈尔滨体育公园的冰场上,市民王磊踩着冰刀划过积雪覆盖的冰面,呼出的白气在零下20℃的寒风中凝结成霜。“大雪天也挡不住哈尔滨人对冰雪的热情!”与此同时,千里之外的绍兴乔波冰雪世界滑雪馆内,陈志教练正穿着短袖练习回转技巧:“南方人造雪场四季开放,但天然雪的魔力永远无法替代。”一北一南,冰与火的碰撞,折射出中国冰雪运动的多元生态。

  上午8点,天空下着大雪,体育公园已被积雪覆盖,58岁的张式年手持冰钎,与志愿者一同清理步道。“这是市民自发维护的‘冬日客厅’。”他指着划分明确的嬉戏区、速滑区和冰球场说道。目前三块公益冰场全天免费开放,市民无须自备装备即可租用冰鞋、雪圈等器材,这里每日接待超千人次,南方游客头戴毛绒帽、身着浅色羽绒服,在冰滑梯上尖叫欢呼,构成“南方小土豆”打卡风潮,亚冬会临近更激发了市民的冰雪热情。

  当地市民王春芳带着孩子体验冰球训练:“孩子学校有冰雪课,周末还要来公园加练,他说将来想当冰球运动员!” 这种“从校园到社会”的冰雪文化浸润,得益于黑龙江省持续40余年的“百万青少年上冰雪”活动,全省冰雪运动参与率高达57.8%,位居全国第一。

  在速滑区,一位老者吸引了记者的注意,只见他灵活地穿梭于人群中间,展现冰雪运动的独特魅力。今年79岁的孟祥勇是本地人,在他看来,冰场就像家门口的健身房,每次来都会滑几个小时,不滑两圈浑身不自在。

  值得一提的是,公园内新增的亚冬会主题冰雕、冰雪运动科普展区也吸引了大批游客驻足。今年以来,道里区体育公园接待游客超30万人次,周边酒店预订量激增270%。

  哈尔滨的冰雪运动热潮,还带动了全产业链发展。仅体育公园所在的道里区依托五大冰雪娱乐园区,推出“公益冰场+商业体验”模式,周边涌现的“冰雪装备一条街”,便衍生出冰上表演、赛事培训等业态。数据显示,2023-2024年冰雪季,黑龙江省仅冰雪旅游收入就达1711.97亿元,冰雪装备制造、寒区试车等产业同步崛起。

  记者所生活的南方城市,受限于气候条件,冰雪运动大多依托室内冰场或人工造雪设施,运营成本较高,门票价格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长期参与人群,多以亲子体验或年轻人“打”为主。这场南北冰雪运动的“温差”,折射出气候与文化交织下的不同全民健身图景。哈尔滨的冰场是生活的一部分,而南方的冰场更多是商业景观。

  大多数资深滑雪爱好者感慨,南方是“练习场”,北方才是“终极考场”。当下,冰雪运动融入社会经济发展大局成为必然。哈尔滨体育公园的热闹,是自然馈赠与文化积淀的共鸣。那么,南方城市突破地理限制,推动多元运营,合理规划布局,将“体验式冰雪”转化为可持续的健身文化,还需不断发力。

  当北国的“冷资源”持续释放“热效应”,南北联动的冰雪经济图谱或将成为全民健身时代的新注脚。

标签: 编辑: 毕真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