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足球事业发展的道路上,如何“扩大足球人口”成为发展过程中命脉问题之一。由于项目的特殊发展规律,青少年足球的发展决定着这项系统工程的“基本盘”以及“上限高度”。
杭州作为浙江足球发展的前沿阵地,已正式印发了《杭州市加快推进全国足球发展重点城市建设若干措施》,并将于6月1日起正式实施。在这份文件的各个词条中,青少年也不出意外地成为高频词汇。
作为杭州青少年足球发展改革的一块“滨”字号招牌,滨江区对校园足球改革探索已经进入第9年。早在2016年,滨江区政府牵头与省黄龙体育中心全线战略合作,并每年为扶持学校给予专项经费用以聘请足球外教,且每年增加3所学校。如今,已经有23所学校享受到这份足球红利。此外,加上举办各类青少年赛事等各类支出,每年滨江区政府在校园足球方面的支出超千万元。
经费支出只是基础,在人才培养方面,滨江区选择了一条“普及+精英培训双轨制”的校园足球模式,让该区校园足球成绩斐然,辖区内的江南实验学校,就是滨江区青少年足球人才培养的成果缩影。
作为该校的足球育才精神,“做好人、读好书、踢好球”贯彻江南实验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在普及方面,学校拥有浓厚的足球文化积淀,学校每周的体育课,必须包含一节足球课,让足球融到每一个孩子的生活。此外,学校除了足球社团、足球拓展课程,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足球活动,如足球嘉年华、足球文化节等。其中,每年的“校长杯”校园足球联赛已成为参与人数最多、持续时间最长,最受学生喜爱的体育赛事,每一个年级都会有各自的足球赛。
在人才培养方面,江南实验学校作为一所9年一贯制学校,在梯队建设上,从一年级开始已经形成了系统性搭建,江南实验学校的小球员们,小学和初中都在同一个学校踢球,学校对校足球队的队员有一个持续的发展规划。并且近年来不断有学生通过足球特长进入了杭二中、同济大学这样的名校,也让孩子和家长都看到了通向光明大道的足球之路。
而一座城市对于足球运动的喜爱度不断提升,激发学生群体的热情显然只是第一步。近年来,滨江在建设嵌入式体育场地方面下功夫,充分利用公园绿地、建筑屋顶、社区广场、企业园区等城市闲置空间大力建设嵌入式足球场地,让足球运动不只在校园热闹。目前,滨江区这片区划面积仅72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嵌入式足球场地面积已达到2.1万平方米,每万人拥有足球场地达到1.25片。
“经过多年实践,滨江校园足球无论在硬件、师资还是培养机制方面均有深厚基础。”滨江区副区长于林芳表示,未来滨江区足球发展重点还将继续以校园足球为基础,抓实足球青训及基础设施建设,将“滨江经验”继续细化打磨,为省内足球事业发展作出滨江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