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体育频道 > 浙江热点  
裁判、球员两条线培养 循序渐进三梯队建设
嘉兴钧儒小学引领校园足球新风尚
2018-04-11 08:42:11 来源:体坛报 记者 薛原

  提起嘉兴市秀城实验教育集团钧儒小学,在省内校园足球界有口皆碑。这支重点开展足球特色教育不到两年多的学校,后来居上,在2017年就被教育部评定为全国足球特色学校,还多次获得嘉兴南湖区冠军、嘉兴校园足球一等奖、浙江省希望杯二等奖荣誉,也远赴山东青岛、江苏海门等地参加全国性的足球赛事,成绩斐然。

  钧儒小学的体育老师刘鸣晓,见证了学校足球从无到有的成长。他从小在嘉兴市少体校练习足球,通过足球特招入浙江师范大学,毕业后也把自己的青春献给了足球。刘鸣晓从2004年就开始在钧儒小学任教,自2015年钧儒小学重点发展足球项目以来,他作为学校足球教练,培养了众多有潜力的足球苗子:“我们学校常年训练的孩子超过150个,形成一二年级,三四年级,五六年级,3层梯队,渐进成长式培育。”刘鸣晓告诉记者,钧儒小学根据孩子的足球基础与技战术程度,因材施教地分为足球兴趣班、拓展班、精英培训班,兴趣班主要是以快乐足球的方式让孩子接触、享受这项运动,而拓展班则引入足球进课堂,每周至少两节足球课,精英培训班则会更多地保证训练时间和质量。

  提起自己的“爱徒”,刘鸣晓马上源源不断地报出了一串名字:“除了入选绿城梯队的钱远帆之外,我们还有四五名孩子也进了嘉兴市队,即将出战今年在湖州举办的省运会足球项目丙组比赛,尤其是冯逸凡、黎启煜、沈子钧3个孩子各方面素质都不错,更重要的是他们从心底享受、热爱这项运动。”刘鸣晓介绍到,这些好苗子多是中前场队员,擅长梳理进攻、突破过人,在传球、射门环节上也非常出彩:“踢球好的孩子不仅靠天赋,平时训练也更加刻苦努力,反复专研技战术窍门,不放过每一个细节,有的时候甚至自己要求加练。”女足方面,钧儒小学也出了很多好球员,去年刚刚毕业的女生张嘉雯因为足球特长,再加上本身就不错的课业成绩,被名牌中学嘉兴一中录取。

  成绩之外,钧儒小学更注重对足球文化细水长流的培育,争取让更多孩子享受足球带来的乐趣。“即使有些不踢球的孩子,也会参与到校园足球中来,有的是拉拉队员,有的在比赛场边进行足球题材的摄影,更有的孩子现场绘画,创作足球艺术作品。那些精彩的镜头和画卷,通过班级、校级评比,丰富了孩子乐享足球的方式。”刘鸣晓提到,学校还有炫彩足球角、足球文化板报等,为同学们介绍足球起源、发展和历史上的球星。

  另一方面,“学生裁判班”也是钧儒小学的一大特色。“我们会教孩子系统的裁判知识理论,也让他们在比赛中实践,包括判罚尺度、节奏掌控、吹哨、举旗、手势等,事无巨细,我们都认真给孩子讲解、示范。”刘鸣晓告诉记者,他曾执法过中国足球甲级联赛。身为省级裁判的裁判长、五人制国家级裁判员,他深知当过裁判之后,再回到球员身份,可以对足球有更深的认识:“包括对规则的理解,场面的掌控,孩子们可以通过‘旁观者’的视角更加明白应该如何比赛,提高球商。”当一二年级比赛的时候,五六年级的学长当裁判,钧儒小学的校园联赛,也基本由学生“自主”完成。“教学生足球裁判的技能,我们是借鉴、学习足球发达地区的做法,让孩子有更全面的渠道来了解足球,而且也多一项特长挺好,没准以后也是一条发展方向。”刘鸣晓说。

  此外,学生家长也非常欣赏并支持学校的足球教育理念——孩子练了足球以后,不仅没有影响学习,而且性格变得既开朗乐观,又坚毅顽强,能吃苦、更懂事。今年年初,钧儒小学的足球少年们在广西北海一起度过了愉快的足球冬令营,和省外的同学进行了足球交流比赛。很多家长为了支持学校和老师对孩子的足球培养,自发跟着去了北海,有的甚至自己开车20多个小时,只为现场关注孩子的表现,在比赛中为他们忘情地呐喊助威,过一把“球迷瘾”。

标签:足球;孩子;校园足球;足球文化;技战术 编辑:张钰婕
分享到: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