嵊州历史悠久,诞生过许多名人,是王羲之、戴奎等古代文人的归隐地,更是任光、马寅初、袁雪芬等现代文化名人的故乡。以小笼包、榨面为代表的“嵊州小吃”闻名天下。
其实,嵊州还是中国领带之乡、厨具之都、电声零件之都,作为全国第一批沿海经济开放县(市),这里聚集了大量外来人口——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全市常住人口中市外流入人口近4.5万人,占6.58%,有些村子外来人口数量甚至超过了本村村民。
这些外来人口如何快速融入当地的生活,与本地人和睦相处?随着浙江农村一个个文化礼堂的建起,体育,给出了最好的答案——
地理坐标:
嵊州市浦口街道浦东社区、三界镇南街村
体育语录:
体育无国界,更无“村界”,文化礼堂中的体育元素,成了村民之间沟通交流的纽带。
跳街舞、打乒乓
文化礼堂成了百姓乐园
浦东社区文化礼堂,兴建于2002年,7月溽暑的一个夜晚,记者走进这里时,几十位中年妇女正在跟着欢快的音乐跳排舞,她们身着统一的迷彩服,身姿矫健,步伐轻盈,一招一式都像是“练家子”。
44岁的王爱针是“领头羊”。“我们白天都上班,晚上吃完饭就来这里跳舞。”王爱针告诉记者,这个队伍已经组建了8年,队员来自附近各个村子,总共有五六十人。别看都是四五十岁的妇女,她们可不是一支草台班子。“参加省里比赛五六年了,还拿过全省千人排舞比赛银奖。”王爱针说,文化礼堂建成之前,姐妹们都在村里种地,饭后主要的娱乐项目就是打牌,但是现在不一样了。“大家每天来跳排舞、聊天,身体都很好,每个姐妹的家里人都很支持。”
玩得火热的不只是王爱针和她的姐妹们,当晚,室内的乒乓球场地也很热闹,几个小选手在乒台“厮杀”,亲友团在一旁助阵;一对父子在角落里打起了羽毛球;室外篮球场,6个年轻小伙儿正在激战3V3……
江西吉安人袁呈鸿趁着高一暑假,来浦东社区“投奔”大伯大妈体验生活。“我从小就喜欢打乒乓球,没想到这里的农村也有球台,刚才和本地的小朋友们切磋了一下,感觉很好,一下子就认识了。”袁呈鸿说,体育,让他快速融入了这里的生活。
“2002年,村里开发征用土地有了钱,投入100万建了文化礼堂,也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提高村民的生活水平。”嵊州市经济开发区(浦口街道)管委会副主任王承操说,文化礼堂里建起许多体育设施,有专人负责管理,看门、打扫卫生、维护设备。每天晚上,这里都是村民们的“乐园”。“不只是本地村民,这附近是工业园区,外地人很多,年轻人下班没事做,就来这里活动,打篮球、跑步,和村民们相处得也非常好。”
出资1500万
乡贤打造豪华“体育套餐”
利用文化礼堂,打造体育设施,让老百姓“动起来”,浦东社区不是“独一份”,离此20公里外的三界镇南街村,也是文化礼堂使用的“典范”。“一是硬件设施非常好,二是所处的地理位置好,三是村干部的组织管理意识非常强,村民参与度很高,晚上老百姓都来运动,很热闹。”三界镇副镇长黄铃告诉记者。
究竟有多热闹?村书记吴国灿曾经做过统计,有一天晚上,2小时内来文化礼堂锻炼的村民超过800人次。之所以这么吸引人,是因为这里的体育设施一应俱全,除了健身设施外,篮球场、乒乓球场、羽毛球场、排舞厅……应有尽有。
这么“豪华”的配置,有着不一般的来历。2012年,在上海经营房地产的乡贤吴尧安全额投资1500万元建成文化礼堂。“出资建文化礼堂有两个出发点,一是民间传统节日时,村里要搭台唱戏,遇到雨天很不方便,二是安置健身器材,方便老人锻炼身体。”吴国灿说,
文化礼堂建成后,成了村民的精神家园,丰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
花这么多钱回馈乡亲,吴尧安不仅不求回报,还出钱用于体育设施的维护,对于村里要给他冠名的想法,他也婉拒了。村民们被吴尧安的无私付出感动,也做出了相应的牺牲——建礼堂的16亩地原来是菜地,70多户村民在这里种菜很方便,但是为了公共利益,大家都同意让出土地,毫无怨言。
很快,体育设施优良的礼堂被村民们“包围了”:村里成立了4支排舞队,老年队、青年队、交谊舞队常年在这里排练;每个晚上以及周末,篮球场都被男孩子们“承包”,几拨人轮流上去打;羽毛球场地,每晚都要上演十几组对阵……
“以前吃完晚饭,大家都去打麻将、打扑克,现在不一样了,大家都来这里锻炼身体。”吴尧安说,除非下大雨,平时这里都很热闹,男人打球,女人跳舞,孩子们追逐嬉闹。丰富的体育文化生活,让村里一些消极的生活方式消弭无踪,也让村民幸福感满满。
跳着排舞
江西姑娘“变”成了南街村人
南街村地处嵊州市最北端,东临上虞章镇,交通便利,总区域面积3.01平方公里,全村共有652户、2151人。“这是6个自然村合并在一起,外来人口也很多,加起来有5000人,很多外地人在这里买房、生活。”吴国灿自豪地说。
其实,对于背井离乡的人来说,最难的不是“买房定居”,而是更好融入当地的生活。体育,恰好起到了这样的纽带作用。
南街村有链轮厂等企业,外来务工人员大多来自河南、安徽、云南、江西等地,他们对体育生活也有着不小的需求。“很多链轮厂的女职工找到我,说想跟我们一起学排舞。”村里负责体育设施管理的朱李亚说,每当请来排舞老师,她都会通知这些姐妹们,和村民们一起排节目、跳舞。“最积极的是王秀兰,每次培训她都来,村里有别的活动她也来参加。”
吴国灿说,10年前,村里人有些看不起外地人,“现在都没有这种观念了”,不仅如此,有的人“排舞跳着跳着就成了南街村人”,江西一位姑娘嫁给本地村民,就是通过体育场认识的。外地人在陌生的环境中生存,想要跟社会融合,体育无疑是最好的载体。
不仅如此,由于外来人口众多,每年暑假,父母去工厂上班后,村里就多了许多“留守儿童”。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村里对接大学生志愿者,每年都来村上义务支教,其中,体育用品和书籍是必不可少的。“每年10多个大学生,吃住都在村里,在文化礼堂给孩子们上课。”吴国灿说,大学生们既传授了知识,又保证了孩子们的安全,解决了老百姓的“后顾之忧”。
而对于这些远道而来的大学生们来说,文化礼堂里的体育设施也是他们的“乐园”。“小年轻对村里的文化娱乐活动不太感兴趣,但是体育活动经常参加,每天晚上过来或打篮球或跑步,都很好。”吴国灿说,未来,南街村有望再打造一个广场,而体育,自然是其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延伸阅读
文化礼堂:2013年以来,浙江省委、省政府顺应广大农民群众的新期待,始终把文化礼堂建设摆在重要位置。截止2017年底,全省已建成7916个文化礼堂,如繁花次第盛开在浙江广大农村,成为民有所乐的乡村“会客厅”,凝心聚力的“精神家园”。许多文化礼堂配备了体育设施,成为老百姓的“免费健身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