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体育频道 > 浙江热点  
人均体育场地面积提升至2.1平方米,提高社会体育指导员的上岗率和公益意识 — —
破解“健身去哪儿”难题,浙里有“妙计”
2018-08-08 08:26:36 来源:体坛报 见习记者 王宇怀

  今天是第10个全民健身日,上周,国家体育总局发布了《中国群众体育发展报告(2018)》。报告旨在全景展现我国群众体育年度发展情况,破解群众“健身去哪儿”难题。其中特别提到,截至 2017 年底,我国体育场地已超过195.7 万个,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1.66平方米。在这一方面,我省“表现”如何?

  记者从省体育局群体处了解到,目前我省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1.97平方米,超过了国家平均水平。其中舟山市以2.19平方米位居全省第一;杭州市的体育场地数量最多,为22994个,占全省16.02%;温州市的体育场地面积最大,为1714.72万平方米,占比15.55%。

  “这些成果的取得得益于我省目前持续推进‘四提升四覆盖’全民健身工程,同时我们积极创新模式,引入社会力量共同建设。例如,合理开发城市中切入式的便民健身空间,打造一批体育主题公园,公共体育设施免费向公众开放,大力开发健身绿色走道、骑行道和健身山道等。”省体育局群体处处长陆根沙表示,这些做法不仅提高了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也使得群众参与体育的热情有所提升。 “截至2017年底,我省经常参与体育 锻 炼 的 人 口 数 量占全省人口的38.1%,城乡居民达到《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以上的人数达到92.2%。”

  未来,我省还将继续提升群众身边设施的建设水平,努力实现便民体育设施全覆盖。《浙江省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0年)》要求,全省合理规划建设一批大众健身活动场馆,推动体育设施进公园、进绿地。到2020年建成1000个社区多功能运动场,500 个游泳池,500个足球场,5500个小康体育村升级工程,使人均体育场地面积提升至2.1平方米。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很多地方已经行动了起来 — —近日,宁波市政府第33次常务会议上审议并原则通过《关于推进全民健身实施计划 加快体育设施规划建设的若干意见》。会议强调,要强化统筹规划,倡导共建共享,将体育设施建设融入公园、绿地等公共设施规划,保障体育设施土地供应,落实新建住宅配建要求,推广“公园+体育”模式,科学利用水利堤岸和山地、海洋等资源布设体育设施、户外和水上运动设施,推进学校体育设施对外开放,打造城市社区“十分钟”健身圈,保证公共体育设施面积持续增长。

  除了优质的体育场地,健身指导也是群众体育发展的重要一环。陆根沙表示,目前我省有 13 万社会体育指导员,每年参与培训的人数达到 1.2 万。在提高数量的同时,保证质量,提升社会体育指导员的上岗率和服务社会的公益意识。 “未来,将基于‘四提升四覆盖’全民健身工程,研究制定措施,将其列入每年的督查和考核目标,开展绩效评价机制。”

标签:体育场地;健身;群众体育;体育设施;全民健身日;国家体育总局;发展报告;发展情况;健身去哪儿;社会体育指导员 编辑:成竞
分享到: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