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岁的老作家鲁光,给记者回了信息:“我决定去绍兴。”
前央视著名体育主持人韩乔生说,“我已经推掉了另外的邀约。这场座谈会,我一定来。”
奥运冠军周苏红、赵蕊蕊、魏秋月,分别从杭州、深圳、天津赶来了……
是什么样的活动,牵动这么多体坛大咖的心,且“非去不可”。12月4日至6日,借女排世俱杯第一次落户中国绍兴,由本报策划、承办的“中国女排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系列活动走进了这座古城,“女排精神”得以更好彰显与传播、传承与弘扬。
一种精神,代代相传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这个伟大的变革进程中,“女排精神”是绕不开的关键词。她与“长征精神”“两弹一星精神”一样,极大地振奋、激励着一代代国人。
12月5日,以“新时代传承弘扬女排精神”为主题的座谈会,一部《永远的中国女排精神》短片,勾起人们的无限情愫。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刚刚经历一场文化浩劫的中国,百废待兴。在湖南郴州,由袁伟民率领的中国女排,在极其简陋的竹棚训练场,艰苦奋斗、团结奋进,志在冲出亚洲、走向世界。1981年,中国女排夺得第一个世界冠军。之后的五年间,更是实现“五连冠”的壮举。“向女排学习”成为举国上下响亮的口号。这也是中国女排荣耀的起点,从湖南的郴州,到福建的漳州,再到浙江的北仓;从袁伟民时代到陈忠和时代,再到眼下的郎平时代,“女排精神”代代相传。迄今,中国女排已经9次站上世界之巅,其中三度夺得奥运冠军。
9分钟的短片,浓缩中国女排40载峥嵘岁月。鲁光说:“我是这段历史的亲历者、见证者。这是真实历史的重现!”大屏幕前的前中国女排主教练陈忠和感慨万千,说:“女排精神不是喊出来的。是一代代的女排人,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训练场、比赛场上奋斗出来的。这样的经历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宝贵的财富。”
国际排联名誉主席魏纪中,耄耋老人。会前,他说“年纪大了,少说两句”。而当接过话筒,话匣子怎么也刹不住了。说到女排,他怎么能不动情?“历届的女排姑娘,她们心中有祖国、有人民,所以才会这么拼。她们的精神,是可爱的、可敬的,更是可贵的。”
会后两个小时就有一个重要会议出席的省体育局局长郑瑶,还是赶到现场表达了他的心声。他是一位年轻的老体育人,“五连冠”时期他还只是一名大学生。他说:“中国女排赢得的一场场荡气回肠、慷慨激昂史诗般的胜利,打出了中国人的精气神,完美诠释着团结奋斗、顽强拼搏、勇攀高峰的女排精神。”
来自福建的球迷陈少珊,专程赶到绍兴观摩世俱杯。同时也应邀参加了这个座谈会。看上去颇为文静的姑娘,谈到中国女排充满了激情。她说她的家乡是福建漳州,早些年是中国女排的训练基地,“我从小就关心女排,也深受女排精神的熏陶。她就像航标,一直激励着我、指引着我前进。”
一种情怀,念念不忘
没有一种成功轻轻松松。每一步前进,都需坚韧不拔、艰苦奋斗。回眸过往,无论是中国女排的亲历者、见证者,还是女排精神的传承者、弘扬者,都念念不忘。
浙江籍的奥运冠军周苏红,十多年前就脱下了战袍。她说,“女排精神”早已融入到血液之中,无论过去多少年、经历多少事,无时无处都在激励着自己。她回忆2004年雅典奥运会夺冠的那刻,“我与队友抱头痛哭。是啊,之前无论付出多少的苦、累,都是值得的。”从运动员成功转型后,在她的身上同样淋漓尽致地体现着吃苦耐劳、无怨无悔的精神。
当日,又集体瞻仰“陈招娣档案特藏库”。这位中国体育界第一位女将军,是“五连冠”时期中国女排的杰出代表。鲁光先生的报告文学《中国姑娘》中,给她取了“拼命三郎”的外号。五年前,招娣大姐不幸英年早逝。这次,老先生来到这位绍兴女儿的档案陈列馆参观,抚今追昔无限感慨,“当运动员那会,那个拼、那个累啊!招娣的一生是值得的,是骄傲的。”陈招娣唯一的侄女,也站在了姑妈面带笑容的大幅彩照前,喃喃自语:“姑妈临终前还牵挂着排球,念念不忘。”
一种正能量,绵绵不绝
12月6日,“女排精神是这样诞生的”主题报告会在绍兴文理学院举行。可以容纳400人的报告厅座无虚席,连走廊上都临时搬进了凳子。这场报告会的主人,正是老作家鲁光。这些日子,他腿疼得厉害,走路都不利索。但他说“一定要去讲讲”,“女排精神不仅属于以前,更属于将来。让年轻一代了解、学习、传承女排精神,亦是我的光荣使命啊。”
这样的热闹场景,显然出乎了鲁光先生的意料。“这么多人,我紧张啊”。他调侃说。会后,他告诉记者,心里正偷着乐呢,“一见这阵仗,我明白了:女排精神没有过时。女排精神永远不会过时!”
叶思博,绍兴文理学院的大二学生。为了聆听这场报告会,早早地抢了第二排的座位。他告诉记者,“我关心女排,不只是关心胜与负。我更看重的是女排精神的力量。女排的精神深刻地影响着我,也必将一辈子受益。”
同样是绍兴籍的前中国女排主教练俞觉敏,聆听完鲁光先生的报告,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袒露心迹。“当运动员时,想着为国争光;离开中国女排的岗位,我回到了家乡当了绍兴排球队的总教练,培养更多的排球孩子为国争光。”一种正能量,绵绵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