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夜幕降临,玉环市芦浦镇道头村最热闹的地方,无疑是村民家门口的体育公园。排舞、篮球、乒乓球、儿童游乐场……老、中、青、少、幼,都能在这个毗邻玉环湖的体育公园里找到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原先这一片都是‘脏乱差’的违建,现在却成了沿湖景观带。”道头村党总支书记蔡秀生告诉记者,得益于“五水共治”和“三改一拆”工程,沿湖的乱象得以整治,而体育公园的到来,则很好地利用起了村里这块“边角料”,不仅村容村貌得到了很大改变,邻里休闲方式也更健康,关系也更为融洽了。
在玉环,跟道头村体量相仿、功能相近的体育公园还有9处。作为玉环民生工程之一,体育设施进公园规划不仅纳入到了《玉环市域总体规划(2017-2035)》,明确拆后土地优先用于民生公益设施建设,玉环市政府还划拨资金700万元,用于体育公园奖补资金。在这样的背景下,秉承共建共享、分级兴建体育公园的宗旨,采用财政拨经费、部门购器材、乡镇排项目、村(社区)出土地的共建模式,大麦屿小古顺村、楚门石角村、清港上凡村等地,一座座功能完备的小型体育公园相继拔地而起。
“玉环体育公园的设计理念就是让各类人群都有可玩的地方,并且每个体育公园都要设置5个以上功能区块。”玉环市体育局局长李潘仁一边介绍,一边翻开了案头那本《玉环市小型体育休闲公园示范样板》规划图册,当中每张设计图稿,他都如数家珍。“从设计之初,我们就设想将体育公园变成‘模块化’,尽可能地在紧张的用地上因地制宜,所以每个村的体育公园,都各有特色。”
虽说设计要求5个以上功能区块,但实际上却远不止于此。仅一片篮球场,就兼具了五人制足球场、网球场、羽毛球场等功能,紧挨着的篮球练习场更是四个“面面俱到”,高低错落有致,在半块标准篮球场大小的地方,让更多人有球可练,排舞、太极拳爱好者也能在这里一展风采。
贵州人张小兵痴迷乒乓球,几乎每天晚上,大伙儿总能在体育公园找寻到他的身影。不过最近,他不得不更早一点来到球台边,因为前来打球的人越来越多了。“这里场地条件好,又是免费的。平常人多的时候,我们就像小时候那样,打6分制,大家排队PK,谁球技好,就能多打一会儿。”张小兵对自己的球技充满自信,也因为这个体育公园,让这位新玉环人结交到了不少新朋友。
对于体育公园“供不应求”的景象,李潘仁看在眼里,乐在心里。“在大城市排队吃饭,而在玉环,排队锻炼并不稀奇。”
晚上九点半,是道头村与村民约定的体育公园关闭时间。这个时间或许在其他地方的很多村,正是多数人关上电视机睡觉的时间,然而在灯火通明下的道头体育公园内,意犹未尽的运动健身爱好者才刚刚散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