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体育频道 > 浙江热点  
赵玉敏:一人一艇一桨 与道不完的体育故事
2019-09-25 08:24:15 来源:体坛报 记者 朱郑远 郑润鑫

  赵玉敏,原省赛艇皮划艇队领队,是我省较早一批赛艇运动员,曾获全国体育先进工作者。运动员生涯至今已有45年,她将最好的青春和年华都献给了浙江体育事业。

  我是赵玉敏,是一名赛艇运动员,退役以后曾先后任职长兴浙江省航空(滑翔)学校、原浙江省体训一大队、二大队(现浙江体育职业技术学院)等众多基层训练单位,身份变了职位变了,唯一不变的是对水上运动的热爱,这一生与“体育”有着剪不断的情缘。

  桨声光影里的西湖,独属浙江划船元老的回忆

  1956年,我出生在水乡绍兴,从小就与水有着不解之缘。上世纪50年代那会儿,我就和小伙伴时常下水,尽管动作不标准,好歹把游泳自学会了。上了初中,因为身体素质比较出色,身材也高挑,我被校篮球队相中,训练一段时间以后,就从校际比赛一路打到全省比赛。

  到了1974年,那时候最先是省排球队来选材,我因为身材不够高,落选了。紧接着,省划船队的教练来学校挑苗子,对于水上运动来说我个子够了,身板又好就被看中了。当时,能当运动员是一种光荣,待遇也好,虽然在那之前,我对赛艇一点都不了解,还是义无反顾地去试试。

  随后,我怀揣着一颗平常心,只身从绍兴来到杭州,开启了运动员之旅。那时候的训练条件和现在天差地别,训练的时候也没有现在这样专业的划船服,都是穿着田径队的运动套装,鞋子则是篮球鞋和田径鞋。

  在器械上条件也十分艰苦,都是自制一个划船器,放在码头作为岸上训练道具。而水中“艇”的话,虽然是进口的苏式艇、罗式艇,但都是三合板做的,有些已经很破旧了,一次划下来,艇会进水,整体会重很多,十分费劲。

  不过,对于我们这一代运动员,有一个好处是现在很难体会到的——浙江的水域都是运动场。那时候水域限制并没有如今这般严格,只要有湖就能划船,西湖、钱塘江、富春江都是队伍的“地盘”。我们那时候是以省队市办的模式,落户在六和塔下的杭州市航海俱乐部钱塘江区域和柳浪闻莺里面,经常是与西湖、钱塘江相伴。至今我还清楚记得,有几次长划的经历,沿着钱塘江一直划到了富春江、七里泷大坝和浦阳江等,当我们抬起船艇上岸时,周围人山人海,都是围观的市民,在富阳还遇见了我以前邻居奶奶。

  算起来,我的运动生涯并不长,1978年就退役了,成绩也并不突出,只得到过第三届全国运动会女子单人赛艇第4名。不过,在队伍里我经历了许多“第一次”,离开后我才更加明白,运动能力及体育精神是最好的“教材”,是我一生中最宝贵的财富。

  不忘本、不忘恩,意外收获“独一份”肯定

  退役后,我并没有留队当教练,而是先到长兴浙江省航空(滑翔)学校,后又回到了原省体训二大队政工科工作,主要负责运动员的招收录用分配和共青团等工作,80年代退役运动员还是包分配的,但是随着国家改革的不断深入,这个局面也逐渐在发生变化。

  对于我来说,1993年在北京举行的第七届全运会是一次重要的转折点。当时,浙江划船队正在四川比赛,需要派人去运动队伍协助一些事务,我是赛艇出身,于是就随队伍去了四川新津一个月,每天跟着教练员们看训练。不过,七运会时队伍正处于低谷期,整体成绩并不出众。

  在返回浙江的火车上时,我回忆起这一个月的跟队时光,就想着一定要为队伍做点什么。赛艇是我的老本行也很有感情,不忘本、不忘恩,不忘其初也是体育人的初心所在。最后经过领导同意,我还是“复出”当起了省划船队领队,组建了新的教练团队。回想那时候,我十分感谢省内体育部门对于水上运动的重视,早在80年代就在全省各地的一些学校进行了水上运动布点,利用传统体育结合学校的方式,为我省水上运动培养了一批优秀的人才。

  随着皮划艇项目的归入以及孟关良等人的突出表现,在1997年上海举行的第八届全运会上,浙江水上打了个漂亮的翻身仗豪取5金,队伍整体士气也提了上来,赛艇和皮划艇有了新的起色。

  这一路走来,我觉得自己十分幸运。当时,上世纪90年代末,中国体育人不断在国内外赛场上奋勇拼搏,发出了“中国声音”。而一枚枚奖牌的背后,凝聚着所有体育人的心血和汗水,这不仅是运动员的挥汗如雨,更有教练组的未雨绸缪以及后勤保障团队的无私付出,国家体育总局也意识到这个问题。在1998年首次为教练、领队乃至后勤人员等,这些平凡的工作岗位人员颁发了全国体育系统先进工作者的荣誉,我有幸也是其中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我的凭证可能跟后来的全国体育系统先进工作者凭证有所不同。当年,正值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改组成为国家体育总局,因此在这份荣誉上印有国家体委和体育总局两个红章,这也是一份值得珍藏的回忆。

  退休后,开启新征程,彰显传承力量

  八运会后,我又被调到原省体育训练一大队工作,依旧是辗转在基层训练单位。从事40多年的体育工作,运动员和我也比较熟悉,都习惯喊我“赵妈”,每次听到运动员退役后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心理很不是滋味,就想发挥一下余热,为他们拓宽一下出路。

  2014年,我与几个水上运动爱好者一起在省民政厅注册了浙江之江水上运动俱乐部,2016年底退休以后,我也将更多时间投入到了这个公益性组织当中,想要充分利用浙江的丰富水资源和专业运动员,为我省的水上运动搭建一个平台,不仅能够破解运动员的就业问题,也能在推广水上运动、指导爱好者的运动专业技能和为国家推举优秀的运动员苗子,帮助企业团队培训,和合作开发特色学校等方面形成精准发力。

  如今我们省内水上运动的整体氛围十分出色,基本上各个地市都有皮划艇俱乐部。而赛艇运动随着经济的发展,小众运动逐渐受到热捧,也逐渐走进了大众的视野,像杭州建兰中学就已经坚定的开展该项运动。同时,浙江的皮艇球运动近几年在宁波、杭州等地也较为火热,对于水上运动员来说是十分合适的出路。水上运动员退役后,最为重要的还是实现转型和自我提升,他们都有一技之长,在拿到各项社会体育指导员证书、游泳教练证、救生员资格证等专项技能证明以后,就业路径也将更加宽敞。

  此外,我也希望让更多群众参与水上运动,尤其是青少年群体能够参与,不仅仅是为运动员解决后顾之忧,更是因为这项运动很适合青少年群体,不仅能够给予青少年一个好的体魄和饱满的精神状态,还可以塑造其性格,感受团队精神和信任等。还有一个小私心,我做惯了体育工作,看到好苗子不忍浪费,即便他们绝大多数不会走上专业路线,但是他们也是打破赛艇运动群众基础不足问题的必胜法宝。

  最后,我想提一下传承的力量,从浙江划船队到浙江水上运动管理中心,体育理念、训练条件、成长方式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但是不变的是浙江水上运动人对于体育的热爱,对梦想的执着,对目标的拼搏。我由衷地希望将这种体育精神传承下去,不仅在体育人身上传承,更要传承到更多老百姓身上,夯实发展根基、底气,再度吹响出发的号角,在建设体育强国的征途上向前,再向前!

标签:划船;浙江;水上运动;体育;运动员;西湖;赛艇;赛艇运动员;领队;钱塘江 编辑:张钰婕
分享到:
相关阅读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