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校园足球赛场,女孩子踢球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男女混合比赛也不再稀奇。但男女各负责半场球,最后计算全场总分的形式确实还挺少见。在绿城育华学校,这里的孩子们就用这样的方式,感受着足球运动带来的乐趣。更重要的是,他们从中得到的,不仅仅是运动带来的健康和愉悦,还有人生中如何面对问题、处理问题的思考方式。
一场男女混搭的足球赛
一堂特殊的体育课
今年是绿城育华初中部“仁爱杯”校园足球赛的第三年,这项比赛的上半场由女生队来进行,下半场由男生队进行,最终依靠上下半场的总比分来决出胜负。初一(5)班20多位足球小将都跃跃欲试,这是他们进入初中后第一次参加全校范围的比赛,也是第一次尝试这样的比赛方式。
陈妙孜是初一(5)班的守门员,身材高挑的她在人群中显得格外醒目。比赛中,因为自己班级队友的表现比较好,她并没有受到太大的考验。不过这样的一场球赛,还是让她获益匪浅。“这是我第一次踢守门员的位置,心里还是会有点紧张,一开始看到球过来还会有点怕。不过看到其他同学都很努力和团结,我也快投入了比赛。能够和大家一起赢球,我真的很开心。”上半场,陈妙孜所在的初一(5)班女生队2比0领先。
下半场,初一(5)班的男生队又打进了5球,最终7比0赢下了比赛。身穿9号球衣,打进两球的孔维轩非常高兴。他说:“之前有一场,我们班的女生队上半场领先对方,但是下半场我们男生队没有踢好,最后输掉了比赛。所以这场比赛我们总结了之前的教训,没有浪费女生们的努力。我也从这两场比赛里明白了足球场上,团队永远比个人重要。”
为什么要将比赛设置成男女生各踢半场,该校体育教师郑浙炎告诉记者,主要就是让学生们能增强凝聚力,是一堂让男女生都能参与进来的特殊的体育课,这就是这项赛事的最终目的。“以往的足球比赛,基本上都是男生为主,女孩子最多也就是在场边看看。现在她们自己也是比赛的一分子,足球比赛的那种氛围和同学的呐喊助威,对她们的集体观念和荣誉感也是一种促进。”郑浙炎表示,无论是上半场的女生比赛,还是下半场的男生比赛,还有班上那些没参加比赛的孩子,都能从中学到如何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关系。
体育课不仅锻炼身体
还有课本上学不到的东西
除了像“仁爱杯”足球赛这样别出心裁的形式,绿城育华学校的体育教学,一直有着自己的风格和想法。通过传递“体育与学习并不矛盾,体育是个人成长的良师益友”这样的理念,让孩子们从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并以此让他们的为人处世更加积极向上。
在绿城育华初中部的100多门校本课程中,体育类就超过了三分之一。而像足球、篮球、羽毛球等热门运动项目的比赛,也是比比皆是。该校学生处教师赵德斌告诉记者,体育类校本课程在所有课程中是最受欢迎的,学校每学期开始的选课环节,一些热门项目基本上都会被学生“秒选”。而一个学期之后,学生还会对自己参加的这门课程进行打分评价,以此循环。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既是参与者,又是评价者。对他们来说,这不仅仅是一堂普通的体育课。
多年来,坚持以体育作为教书育人主要阵地的绿城育华学校,让这里的孩子学到了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对此,该校副校长孙卓人感触颇深,他告诉记者,曾经就有一个班级的学生,通过集体协作,独自办了一次羽毛球比赛。体育在这里,真正让孩子获得了人生中可能要在踏上社会才能得到的宝贵经验。
孩子健康让家长支持
体育教育成为良性催化剂
体育给孩子们带来了快乐和成长,让他们的校园生活更加有意义,这当然是广大家长所喜闻乐见的。在绿城育华学校,几乎所有的家长对待孩子参加各种体育赛事和活动的态度,都出奇的一致——无条件支持。
孩子们参加训练,父母会在场边做后勤部长,提供物资保障;孩子出门参加比赛,父母既是啦啦队又是观众。甚至有的时候,父母还会承担起孩子所在队伍的“领队”“总经理”等角色。初一(5)班孔维轩的爸爸就是其中之一。
在得知儿子班级球队要参加比赛的消息后,平时就是一位资深球迷的孔爸,好几次利用休息时间,自发带着儿子班级的球队训练,并指点他们在比赛中的注意事项。“孩子多参加体育锻炼,肯定是有好处的,最起码身体素质上去了,而且平时读书也更加用心了(因为课业不认真完成就不能去踢球)。看着儿子和同学开心地踢球,自己心里也有不小的成就感。”在孔爸的影响下,初一(5)班有不少家长加入了这个群体。每次比赛,场边的家长团都是一道靓丽的风景。
这样一个因体育而产生的良性发展模式,在绿城育华学校校长查品洋看来,正是该校教育理念所追求的。“我们对孩子的要求,首先当然是要健康,身体和心理都要健康,而体育运动正好能够给孩子们带来这些。” 查品洋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