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岭市是中国大陆新千年第一缕曙光首照地,是全国体育先进县(市)。自2019年提出创建体育现代化县(市、区)以来,温岭积极完善各类体育设施建设,大力促进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融合发展,不断健全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努力使温岭市的体育现代化水平更上新台阶。
共建共享 将体育惠民工程落到实处
温岭市新河全民健身中心是记者此行的首站,这里是在新河中学的旧体育馆基础上改建的。新河中学体育馆建于1997年底,去年6月,经过提升改造,这里已经成为新河镇全民健身中心,2个篮球场、2个五人制足球场、健身步道、室外健身路径、健身广场,以及排球训练房、百姓健身房、乒乓球房、排舞操房等室内场馆功能一应俱全,成为休闲健身的好去处。值得一提的是,这里不仅是市民锻炼打卡的热门地,也是新河中学排球队的训练基地。政府出资改造,学校百姓共建共享,这一做法也得到了考核验收组的肯定。截至2021年12月底,全市11个镇级全民健身中心已完成改造提升,其中新河、滨海、松门、温峤、泽国5个镇完成改造提升,其他6个镇(街道)完成共建共享改造。
3年来,温岭市大力实施的体育惠民工程,累计投入财政资金3亿元,支持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和赛事活动,并将城乡公共体育设施提升、公共体育设施维护更新、建设文体设施等工作纳入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进行强力推进,真正让群众得到实惠。有一组数据,更为直观地体现这一变化:截至2021年12月底,全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已从2020年的2.37平方米增加到2.63平方米,年总量增加了36.4万平方米。如果将这些新增的体育场地面积汇聚一处,足可以建成598个标准篮球场。
“我们的目标,是围绕构建处处可健身的高品质运动空间,倡导天天想健身的现代生活方式,培育‘人人会健身’的高水平健康素养。”温岭市体育事业发展中心负责人介绍。
一校一品 构建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体系
作为浙江省跆拳道训练基地,箬横中学不仅重视运动队的建设,更关注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将跆拳道训练中的方法与内容加以推广,开设选修课程《跆拳道基础》,增设跆拳道操等形式丰富的学校大课间活动,通过体教深度融合、打造学校体育品牌。
新河中学是浙江省非城区首家省一级重点中学,该校一直将排球作为学校特色,从 1995年以来,新河中学排球队为国家队、省队和省体校输送了近50名优秀人才,其中张景胤被选入男排国家队,徐先涛、林善富、丁晶晶、分别进入国家青年队、国家少年队和国家沙滩排球队,徐先涛还成为了国家青年队的队长。新河中学也因此被誉为“孕育排球人才的摇篮”。
温岭以“提高青少年体质”为导向,推进“一校一品”建设,加快竞技体育现代化。通过创新改革中考制度,逐步提高体育测试分值和权重,引导学校注重素质教育,提升青少年体质水平。同时,加强体教融合,注重学生阳光体育活动与竞技体育梯队培养相结合,引导、鼓励学校建立特色项目运动队和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培养中小学生掌握一至两项健身技能。目前,全市已创建全国青少年校园排球特色学校1所、浙江省高水平体育田径训练基地1所,浙江省阳光体育后备人才基地2所,浙江省高水平体育训练基地1所。
多元融合 发展更具活力的体育产业
2021年3月28日,2021温岭黄金海岸跑山赛激情开跑,本次比赛共吸引了国内外827名越野赛爱好者前来参赛。黄金海岸跑山赛是按照温岭山海特色量身打造的国内屈指可数的一场滨海越野品牌赛事,专业的运营、美丽的赛道风景、周到的服务、丰富的补给,使黄金海岸跑山赛迅速成长为国内极具影响力的越野赛事。
不仅如此,市体育事业发展中心还积极推进体育赛事与文旅部门的融合,以足球、篮球、排球、马拉松等社会关注度高、群众参与性强、综合效益好的项目为重点,成功举办了一系列在国内外具有广泛影响的重大赛事。“大型赛事+旅游”“健身活动+旅游”已经成为当地新的经济增长点。近年来,温岭先后举办全国象棋国手赛、中国田径街头赛、浙江省海洋运动会、浙江省生态运动会、斗米尖越野赛、黄金海岸跑山赛等,吸引近30万人次参赛观赛,直接带动休闲旅游消费超过1200万元。
三年来,温岭以社会力量投资先后开发了龙门沙滩、山海之韵、后岭花开、田园牧歌跑马场等体验式运动休闲场所,总投资达1.84亿元。围绕山地越野、摩托车、山地自行车、马术、户外拓展等运动项目,培育精品赛事和示范基地,引领时尚运动产业发展。
温岭市体育事业发展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利用“曙光首照地、东海好望角”的这一独特的旅游品牌,温岭充分利用丰富的山海生态自然资源,以“全域旅游”为牵引,积极打造山海户外之城。同时,温岭也制定出台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系列政策,推动体旅有机融合,充分激活和释放体育消费潜能,促进消费结构和品质双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