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报道,12月16日,国务院总理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议程包括研究推进足球振兴发展相关工作。会议指出,振兴足球是建设体育强国的重点工作,要加大力度落实各项政策举措,推动足球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
政策支持之下,中国足球振兴进入新阶段,也无疑为足球爱好者、从业人员等注入了一剂“强心剂”。近年来,浙江省在足球领域不断进行改革与探索,一些经验受到国家体育总局的肯定。
背景分析 为何足球至关重要?
足球,作为全球最受欢迎的体育运动之一,不仅能够增强国民的身体素质,还能提升社会凝聚力和文化认同感。在中国,足球的影响力早已深入人心,但近年来却近乎陷入低谷:国家队的表现难以令人满意,青少年足球的发展基础薄弱,职业联赛也饱受各种问题困扰。这些都使得振兴足球成为了当务之急。
解读展望 足球振兴发力点在哪里?
加大投入
确保足球基础设施建设与人才培养的资金支持,其中包括校园足球、社区足球等。
加强青少年培训
注重青少年足球的系统性训练,激励更多孩子参与到足球运动中,让他们从中受益。
推动职业联赛健康发展
建立更加透明和公正的联赛制度,提高职业联赛的竞争力和观赏性。
拓展群众基础
鼓励基层球队和社区发展,激发更广泛的公众参与。
各方声音 乘势而上,打造样本
政府部门
作为我省足球改革工作的重要举措之一,近日,首届杭甬“双城记”足球赛在宁波开赛。杭州、宁波两地青少年足球后备力量之间的角力是赛事的重头戏。
“双城记”足球赛的举行是两城足球项目深度交流的新标杆。两座城市在足球领域的合作,不仅能够促进体育资源的共享,还能让两地聚焦足球青训发展道路上共同存在的问题,相互探讨“体教融合、市队联办”的成功经验,为浙江省乃至全国的足球事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省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今年暑假,省体育局启动“三大球”振兴行动,着力推动青少年学习“三大球”技能、掌握“三大球”相关知识、普及和提高“三大球”运动方面。
杭州是为全国足球发展重点城市之一,利用这一优势杭州加快后备人才基地建设,争创国家级青训中心,并推动各区建设市级青训中心。整合多方资源,打造“四位一体”的培养体系,为青训球员提供全面的发展环境。11月,杭州足球学院在杭州师范大学正式挂牌,这是杭州成立的首个足球学院,力求打通足球特长生的升学通道,助推青训运动员到高校运动员“专业一体化”发展,输送更多足球专项人才。
青训机构
8年前,滨江区政府牵头与省黄龙体育中心绿鹰足球俱乐部全线战略合作,“滨江模式”的校园足球培养已经初见成果。黄龙绿鹰足球俱乐部青训总监谢超也在今年切实感受到了各方对于青少年足球发展的关注与支持。
国常会提到振兴足球,让青训的从业者、家长和孩子们看到了新曙光。“今年能切实感到国内有关青少年足球的相关赛事也越来越多,水平也越来越高。我们俱乐部的孩子们已经在全国各地参加了十几场赛事,同时我们俱乐部也会自己举办一些赛事,例如之前举办的‘西溪杯’青少年足球赛,还邀请到了马来西亚以及新加坡的队伍参赛。”谢超说。
在宁波,全龄段足球赛事体系已经形成,全市常年参加足球健身活动的人次超过50万。在青少年足球方面,宁波市40多家青训机构为成千上万的孩子提供了专业的培训机会。温州、台州等地足球的发展,同样呈现蓬勃的生命力。
职业俱乐部
浙江足球俱乐部是我省目前唯一的职业足球俱乐部,今年10月正式完成了股改,俱乐部的相关负责人表示:“无论是从政府层面,还是从社会各方来说,俱乐部青训工作一直以来都能感受到各方不小的关注与支持。”目前俱乐部青训正在朝全国第一的方向努力,同时也将平衡“赢球”和“育人”的目标,为浙江继续创造荣耀,以此回报各方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