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户外经济”持续升温
●浙江户外用品注册企业达3.9万家
●新趋势:“卷”品质、“卷”创新
春和景明,一到周末很多人就喜欢带上户外运动装备走出家门感受春光,“春日户外经济”随之持续升温。同时,“浙江制造”也纷纷展现出新举措、新变化,凭借着“微创新”,正不断撬动着大市场。
新材料带动企业20%增长
根据宇博智库数据显示,全国户外运动相关企业总量突破32.7万家,其中2025年前4个月新增注册量达1.5万余家,行业呈现爆发式增长态势。其中,浙江注册企业达3.9万家,居全国第二。“什么值得买”平台数据显示,“38大促”期间,某电商帐篷、天幕、折叠椅商品交易总额分别同比增长428.04%、182.99%、409.03%。
位于德清的泰普森是国内起步较早的户外用品公司,当下自主研发的电动充气帐篷热销。另一款热销的是新型露营车。据相关负责人介绍,这款露营车的核心是“X型专利折叠结构”,通过精确的力学设计,体积减小40%,但承重增加至120公斤。这项技术经过9次更新,还获得了捆式发明专利。
而在A股“户外第一股”的牧高笛户外用品公司天野基地,百余名工人正加紧赶制帐篷。“外出露营享受春光成为时尚后,最近订单量增长明显,产品供不应求。”天野基地厂长郑小英介绍,生产计划已排至六七月份。
除了露营车、天幕,来自台州三门的“国民顶流”冲锋衣也持续火热。在三门县浙江森波公司样品展示大厅,各式冲锋衣陈列在展架前。董事长卢海波介绍,冲锋衣市场正趋向年轻化和日常化。公司引入了新材料,产品增加了防蚊、发热等功能。销量已超过十万件,同比增长20%。卢海波表示,今年加大了产品创新和功能性改进力度,同时通过线上线下渠道销售。浙江蓝途户外用品公司开发了具备防水、抑菌、防污特性的科技面料,董事长金丽君介绍,该公司生产的冲锋衣仅重200克,且具有高水压和透湿性能,适合多种户外活动。金丽君表示,尽管售价399元,上市后依然迅速热销,已售出五千多件。“创新”是产业生态协同发展的产物。三门县政府与浙江理工大学合作,成立产学研联盟和三门研究院,支持体育用品面料研发,通过线上线下课程,分享国外高端户外服装设计经验,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国内市场更“卷”品质和创新
在义乌国际商贸城里,户外用品销售同样火热。每年3月至11月是户外用品出口高峰期,订单生产计划已排至明年。陈丹林在义乌经营户外用品二十余年,“入春以来,来自全国各地的订单越来越多。”陈丹林说。不过,他也发现市场上的帐篷、折叠桌椅等不再是千篇一律,如充气帐篷显然比普通帐篷更受欢迎,新推出的阵幕也受到很多商家的订购。
“卷”品质、“卷”创新,宁波市金波公司总经理刘海林对此也深有感触。近两年,公司生产的户外锅在社交平台大受欢迎,国内市场的占比已从10%上升到30%,“企业正在自有品牌上投入更多资金、人力,产品的升级研发也瞄准国内用户的需求。”
对品质有更高的追求,在浙江工商大学现代商贸研究中心主任肖亮看来是发展的必然。浙江的户外运动装备企业,大多由过去的日用品行业转化而来,从过去的行业代工者、追随者,到如今形成规模的引领者,户外运动装备已经在这条大赛道中占据着多个细分领域的“隐形冠军”位置,如何依靠设计和创新实现蝶变,势必成为不少企业当下的必修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