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第十五届运动会群众比赛航海车辆模型项目预赛在遂宁市船山区圣莲岛落幕。最终,浙江代表队以总分第二的成绩从全国27支劲旅中脱颖而出,成功锁定全运会12强决赛席位。
受访者供图
为了让更多人群参与到模型项目的竞赛中来,国家体育总局航空无线电模型运动管理中心以及中国航空运动协会在本次比赛项目设置上创新,设计了航海模型耐久、航海模型动力艇、航海模型遥控帆船、航海模型仿真航行、车辆模型团体、海陆模型足球六个团体项目作为竞赛项目。
作为国内最高规格的群众航海模型赛事,本届预赛集结了包括7位世界冠军、15位全国冠军在内的国内顶尖选手。
参赛的浙江队共有23人,年龄横跨12岁至50岁,涵盖专业运动员、学生、教师等多元职业背景。比赛中,队伍在阵容构建中大胆启用青少年选手担纲主力,通过与经验丰富的教师、专业运动员形成"老带新"战术组合,既满足竞赛要求又实现技术互补。他们经受了与多支冠军队伍较量的考验,展现出跨年龄协作的独特竞争力。
长达八天的激烈角逐中,浙江队先后展现优秀的静态外观完整度、动态航行精度、团队配合度等,尤其在逆风航行与比赛时遇到紧急故障的处理能力表现亮眼。12支晋级队伍有3支队伍跑出了单轮成绩满分(300分)的成绩。
其中,浙江队收获航海模型仿真航行项目三人团体赛(F4-A*3)亚军。
受访者供图
王品超是队伍的一员,他1998年出生于温州市鹿城区,9岁开始接触航模运动。王品超透露,随着全运会决赛阶段临近,浙江队已启动全方位提升计划。“教练将引入虚拟现实抗压训练,模拟决赛现场5位裁判的环境;通过大数据模拟分析主要对手的航行轨迹特征进行战术规划。既要发挥青少年选手反应敏捷的优势,也要用好成年队员的大赛经验,在决赛中呈现更成熟的团队协作。"
这场跨越38岁年龄差的比赛,不仅展现了群众体育赛事参与者的多样性、航海模型运动的代际传承,也彰显了科技体育项目对于大众的独特魅力。
据了解,在1959年第一届全运会、1965年第二届全运会,航海模型、航空模型等以表演项目或正式比赛项目的身份登上全运会舞台。近年来,随着全民健身战略的深入推进和体育多元化发展,模型类运动迎来了“春天”。
2016年,《“健康中国 2030” 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发展多样化体育项目,模型运动 “动手 + 动脑” 的独特属性受到大众关注。2017年天津全运会,首次增设群众比赛项目。2021年陕西全运会,进一步扩大非奥项目比例。与此同时,无人机、智能车模等新兴科技模型运动兴起,吸引了大批青少年参与,也推动着模型运动不断革新。在2021年全运会群众赛事中,部分省份试点开展了无人机竞速等项目,让科技与体育碰撞出耀眼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