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东京奥运会才成为奥运会正式项目的空手道,在国内与普及程度更高的跆拳道相比明显小众不少。
不过近来这种情况在杭州,特别是杭州临平区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23年杭州亚运会空手道项目在临平区体育中心成功举办之后,当地政府不仅依靠临平体育中心场馆资源陆续承办多项空手道国际、国内赛事,并且推动空手道项目在中小学校园里迅速普及推广。短短的两年时间,空手道项目在临平呈星火燎原之势。
崇礼尚德内外兼修
不少女孩子也喜欢空手道
“哦斯,哦斯(空手道问候用语OSU的拟声)。”
整齐的问候声过后,20多个身高参差不齐的孩子们在教练的带领下,拳脚动作一板一眼地施展开来。这是发生在临平一小南枝校区教学楼顶楼空手道练功房的一幕,这样的场景每周会有两次在放学后出现。教学楼顶楼原本是一间堆放杂物的房间,改造成练功房后,最近两年来成了临平一小很多孩子的快乐源泉。
练功房墙面上,右边显眼地写着两个大字“押忍”,这是空手道最常用的问候语,意为“坚持”“忍耐”。墙面的中间,写着“挑战自我 超越极限”“空手道,让你更强大!”墙面的左边,则写着“武”“德”“礼”三个字,代表空手道的精神。
正在带领孩子们练习的教练陈俊豪告诉记者,“武”代表技术;“德”代表个人道德修养;“礼”代表文化礼仪,例如,进入道场前需行礼并喊“OSU”,以示对场地、教练和对手的尊重。这些含义孩子们可能一时半会不能完全理解,但随着日常训练比赛潜移默化,孩子们在自身成长过程中会一点点理解。
“我以前也练跆拳道,有一次体育老师问大家要不要试试空手道,练了几次我就喜欢上了。”临平一小六年级学生沈子琳告诉记者,空手道和跆拳道最大的不同是基本没有身体对抗,空手道动作讲究的是点到为止,动作不会特别疼,因此不少女生也喜欢,班里就有好几个女同学和她一起报名参加空手道。
练功房左边有一面校队荣誉墙,上面都是在区校际联赛中获得过好成绩的校队队员,记者留心看了看,这些队员中女生比例明显高出一筹,其中就包括曾经在2024年临平区青少年阳光体育空手道校际联赛小学甲组女子47公斤级夺冠的沈子琳。
从无到有发展迅速
全区超60所学校练空手道
杭州亚运会后,类似临平一小这样迅速推广空手道项目的学校不少。2024年临平区首届空手道校际联赛,当时已经有27所学校(园)代表队参加。
据官方数据统计,2025年目前全区有34所幼儿园开设推广课程;26所小学开设X课程,其中8所学校同步开展校队课程(X课程一周三次,校队课程每周2次);初中6所学校开展校队课程,其中2所学校同步开展社团课程;高中2所学校开设校队课程。
这样统计下来,包括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在内,两年不到的时间空手道项目在临平校园从无到有——总计68所校、园点普及开展空手道项目,这样的普及推广速度快得惊人。
“‘点到为止’(即‘寸止’)是空手道的特点之一,尤其在竞技规则中被广泛强调。”陈俊豪告诉记者,青少年空手道的攻击动作需在距离对手身体表面约10厘米(成人比赛5厘米)处停止,确保不造成伤害。要求选手通过肌肉反向收缩或放松发力,在击中对手瞬间停止力量传递,体现对自身技术的精准掌控,因此相比其他项目,空手道动作相对是安全的。他个人认为,也正因为如此,项目很适合在校园里普及推广,在低龄段学生中开展也不是问题。
后亚运时代
临平打造“空手道赛事名城”
杭州亚运会过去快两年,临平体育中心周边的居民发现——曾经举办亚运会空手道项目的临平体育中心,最近两年空手道赛事活动一直不断,有越来越热闹的趋势。
2024年3月,2024年全国空手道锦标系列赛,这是临平区签约打造“世界空手道赛事名城”后的首个重大赛事,也是杭州亚运会后首次承接全国顶级空手道赛事;2024年5月,2024年浙江省青少年阳光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空手道比赛,全省36支学校代表队、197名运动员参赛;2024年7月,全国青少年空手道U系列赛浙江临平站;2024年9月,第20届亚洲空手道锦标赛暨第3届亚洲残疾人空手道锦标赛,这是亚洲最高级别的空手道赛事。
临平区社体中心主任李烽火告诉记者,各项赛事举办期间,场馆周边还同时举办空手道体育嘉年华、空手道科普展览等互动体验,也让空手道文化在普通老百姓中得到了很好的普及推广。
除了依托场馆的赛事之外,临平区同时也启动了空手道各级队伍建设。目前已筛选了各年龄段70人组建临平区空手道队,由省空手道协会负责组织训练。临平第一小学、临平第二中学和乔司职业高级中学被确定为杭州市“市队联办”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学校(空手道项目)。
据李烽火介绍,临平区计划在今年底达成“全区80%以上的学校普及空手道项目成立校队”的目标,并依托场馆优势,打造“世界空手道赛事名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