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米,12秒27,第一;200米,24秒98,第一;60米,7秒70,第一 ——近日举行的杭州市第二十一届运动会、2025浙江省青少年田径冠军赛两场比赛上,12岁的“小飞人”张博翔摘下三金。
但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进入集训队仅6个月,张博翔已经拿了8个第一。
张博翔的体育之路起步并不早,他是从小学五年级开始的。2024年10月,在学校的组织下,他就想着“锻炼一下自己”,没想到,就收获了拱墅区第四届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男子跳高第一名、200米第二名。这次“意外之喜”让教练组关注到了这个男孩——2025年1月,张博翔入选拱墅区青少年活动中心新成立的小学生田径社团(集训队),正式开启短跑训练。张博翔每周训练5-6次,每次2小时起步,竞技体育的艰苦和枯燥,很快便消磨掉了他的热情与新鲜感,但因为热爱,他咬牙坚持了下来。进队三个月,2025浙江田径青春校园系列赛(浙大站),张博翔迎来第一次大考,U14组男子100米、200米的决赛中,他收获了一个第一、一个第二名。也就是从这场比赛开始,他开始夺金之旅,接下来的四场比赛中,他又接连拿下了7个第一。
“我觉得张博翔最大的闪光点就是他有自己的目标,有拼劲,会为了实现目标去付出努力。”张博翔的妈妈说,“无论训练多么辛苦,即使皮肤晒得发烫、腿酸到抬不起来,只要站上跑道,他眼睛里的光就一点没减。”张博翔的目标是,能参加全国性的赛事,达到国家二级运动员标准,“下次100米要突破11秒89这个成绩!”张博翔给自己定下了小目标。
近年来,浙江基层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成效显著,越来越多的“好苗子”通过科学训练和多元选拔脱颖而出。仅浙江省内,每年举办的省级青少年体育赛事就超百场,加上市、县两级赛事,为青少年运动员搭建起阶梯式成长平台,让基层体育人才培养成效得到充分展现。随着成绩的逐年提升,不少小选手在科学选材和兴趣培养的双轮驱动下,从学校走向省级甚至国家级赛场。这既是浙江基层体育教育的扎实成果,也印证了“体教融合”模式下,竞技后备人才储备的持续壮大。
(图片均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