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周末,2025中国田径大众达标系列赛暨“莲花杯”杭州奥体田径公开赛在杭州奥体中心室外田径场举行,比赛吸引了千余名来自全国各地的田径爱好者齐聚“大莲花”。
在一众年轻的身影中,已经35岁的业余田径爱好者王杰颇为特殊,很难想象,一名年过而立之年的大学副教授,最终拿下U40年龄组800米和1500米的双料冠军,他自信地告诉记者:“和我同组比赛的,都是18岁、20岁的小伙子,没想到前800米,还是我这个中年人在领跑!”
半年减重20斤
从此爱上跑步
王杰是杭州职业技术大学商贸旅游学院副教授,他的运动故事是从减肥开始的。
“疫情期间,我吃得太多,动得太少,就这样体重一路猛涨到了160斤,那时,一量血压,血压超标,血糖、血脂也偏高,变成了‘三高人士’。”王杰说,“那时候我就想,要不去减个肥吧。”
嚷嚷着减个肥的王杰,就从操场跑圈开始了,“刚开始跑几圈就大喘气,我就跑几圈,休息一下,然后再接着跑。”王杰说,他做事特别有毅力,从5公里开始慢慢加量,7公里、8公里、10公里……“练了一个月,我去宁波跑了首个半程马拉松,练了半年,我体重轻了20斤,三高都没了,参加了自己首个杭州马拉松。”2023年起,田径大众赛开始兴起,对比赛很上头的王杰,不止参加马拉松,还站上了大众赛的跑道。
王杰成了大众赛的常客
改变来自2023年一次WSE大众田径公开赛,“那次比赛,我参加了1500米,当时不光拿到了名次,拿了奖金,还打破了男子25岁以上组的1500米纪录,”王杰说,就是那场比赛,为他点亮了人生又一个梦想,“我觉得竞速上我还是有点天赋的。”
和初中生一起训练
田径俱乐部唯一的30+
天赋从来离不开努力的陪伴。
一次偶然的机会,独自在拱墅区体育场训练的王杰,结识了正在场地上带着孩子们训练的三益田径教练汪孙翔,为了能更科学地训练,去年开始,35岁的王杰自费加入了杭州三益田径俱乐部,在工作之余进行专项的田径训练。
“我们俱乐部主要面向初高中生进行田径训练,他是50多个队员中唯一一个30+的大队员,”汪孙翔说,王杰和俱乐部的教练是同龄人,他都有些佩服他了,“业余的田径爱好者,很多人年纪大了,都去练长跑,还在练竞技类的中长跑项目的人真的不多,他是真的热爱。”
王杰调侃说,俱乐部给他一个中老年特惠价,他开始跟着小年轻们开练。现在他平时在学校跟着校田径队训练,空下来的日子则跟着田径俱乐部的小队员们一起训练,一周七天,每天都是他的训练日。这一年,他的主项1500米的训练成绩从4分40提高到了4分30,800米的成绩也提升了15秒。这次的比赛遭遇高温,王杰以4分42秒71和2分13秒95拿下U40男子组1500米、800米两项第一。
接下来瞄准全国纪录
生命的意义就是挑战自我
遍地开花的田径大众赛,为王杰这样的业余选手提供了一个一展身手的舞台。从浙江举办第一场大众赛开始,杭州地区的大众赛,他几乎全勤,一有空他还会赶去参加其他跑步类赛事。在一场又一场的比赛中,王杰也变得越来越自信。
“去年的一场大众赛的1500米比赛中,我碰到了一个小我五岁的3000米退役专业运动员,结果我跑赢了他;学校运动会,我向体育部申请了学生组的参赛名额,作为编外人员参加了800米和1500米的比赛,结果1500米我名列第二。”王杰说,现在的他是在逆生长,“18岁时,我1500米的成绩是5分20秒,现在我可以跑4分30秒,35岁的我,比18岁还强。”
自信满满的王杰目标是1500米35岁以上年龄组的纪录,“全国纪录就比我快几秒,我觉得我有机会可以破一下。”所以,王杰的朋友圈里写着这样一句话激励自己,“超越18岁的自己,拥抱那些年错过的勇气。”
“有个国家队教练在直播时说,35岁,1500米要跑进4分30分,是一个不切实际的目标,但我觉得,我可以,”王杰说,“生命的乐趣就在于不断地挑战自我。”
这个周末,烈日炙烤下的大莲花室外训练场蒸腾着热气,场地被晒得泛着白光,但场边的围栏上,一条蓝底白字的横幅分外显眼:平凡也能飞翔。每一个平凡的人,都可以飞翔,只要你想。
(图源赛事组委会、受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