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宁波鄞州职教中心的体育馆里,多了一台羽毛球发球机,它以每分钟20发的稳定速度发球,成了同学们练习羽毛球时的好帮手。这台发球“神器”,出自该校机械专业教师杜丙科及其学生团队之手,其制作成本仅为市售产品的十分之一左右。
这台智能羽毛球发球机包含了球桶、主机和三脚架三个部分。训练的时候一次性可以发150个球。主机所有的零部件都是通过3D打印来实现,考虑到训练需要,设置了不同的模式和等级,可以通过操作屏幕上的按键选择相应的模式和等级,一般默认为中级水平,可实现每一分钟20个球的连发,高级模式的话,发球速度会更快。
今年春节假期,为了帮助初学羽毛球的女儿规范动作,杜丙科利用业余时间研发出了首代羽毛球智能发球机。后来,杜丙科想到,学校有羽毛球训练队,但网上像这种多球连发的机器,基本上售价需要三五千元。“那时候我就想,能否将体育运动结合专业知识,让学生学以致用。”
于是,杜丙科将带领增材制造专业的学生们开启了发球机的升级计划。学生们惊叹地发现,车间里常见的PLC控制器、步进电机,配上网购的羽毛球套筒,经过巧妙的设计,竟然能实现专业级的功能。如今,第三代机型已经实现了150连发、4种出球模式,累计成本仅287.60元。
这场“机械+体育”的跨界实践正在校园内引发连锁反应。参与制作的2022级学生王磊感慨道:“课本上的原理因为体育变得具体而生动了。”
目前,杜丙科还在思考改进方案,“我们要让每个技术细节都成为教学案例,这才是教育的魅力所在。”在这个充满机械运转声与羽毛球破空声的创新工场里,理论知识与体育技能正在发生奇妙的融合,激发出更多创新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