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体育频道 > 体育即时报  
一份国土资源部发布的《指标》,有望缓解公共绿化空间、体育场馆设施不足等社会问题——
浙江经验或能创造更多鲜活样本
2017-12-28 16:33:00 来源:体坛报 记者 薛原

  城市公共体育场馆如何建?又需要增设那些功能?上周,国土资源部发布了《城市公共体育场馆用地控制指标》(以下简称《指标》),提出城市场馆建设要兼顾满足公众体育和健身休闲需求、开放公共绿化空间、促进场馆地上地下复合利用。

  《指标》明确了适用范围,公共体育场馆是指公众开展体育竞赛、训练和健身娱乐等体育活动的公益性体育场馆,包括体育场、体育馆和游泳馆。《指标》将于2018年1月1日起实施。

  该《指标》的发布有何实际意义,记者联系到了杭州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教授杨明。他表示:“十九大报告中,习总书记提出要发展群众体育事业,现今出台的《指标》是落实这一精神的政策载体,从顶层设计层面,以标准形式予以确认,是破解群众体育场地缺乏这一长期问题的有效举措。”杨明认为,为达到标准,相关职能部门会更积极引入社会力量兴建体育场地设施,那些游走在灰色地带的体育场地设施将得以“名正言顺”接受改造、优化。

  事实上,《指标》的出台,在社会上立即引起了强烈的反响,特别是其中关于“开放公共绿化空间、促进场馆地上地下复合利用”等内容。如何让运动健身和城市建设兼顾?如何让体育场馆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成为广大市民最关心的问题。

  杨明认为,这要求相关部门更加明确方向,按照量化的标准推进体育场地、场馆的建设,“高效、高标准、高利用率、高惠民度”将会是未来的发展趋势。根据第六次全省体育场地普查数据显示,我省共有体育场地124944个,场地面积8123.47万平方米。与十年前相比,全省体育场地数量增加了89075个(增幅达248.33%),场地面积增加了3657.99万平方米,每万人拥有体育场地数增加14.85个,人均场地面积增加0.5平方米。而在这一数量的背后,更有滨江体育公园、杭州云栖小镇国际会展中心等符合《指标》要求的高质量场馆。

  2006年,上虞区委区政府斥资4000万元在曹娥江水利改造工程中新建了滨江体育公园。11年来,公园的花木愈发茂盛,来此锻炼、赏景的人越来越多,园内的健身设施更新了一批又一批,体育公园的24小时全天候免费向社会开放依然雷打不动。而上月刚建成的杭州云栖小镇国际会展中心二期,更是将体育创新的智慧与体育绿化的清新景观完美融合——在其2万平方米的屋顶上,不仅有5人制足球场、木制轮滑区,还有露天小剧场、以及一条760米长的塑胶跑道。这样鲜活的例子在浙江还有不少。

  此外,记者还了解到,在《指标》中,对于相关考核分及格标准和先进标准两大类。如何选择,须视各地发展情况而定。如浙江,根据实际情况更倾向于后者,高标准、高要求会促进我省群众体育、体育产业继续走在全国前列。“体育治理的抓手之一是标准化,现在推这个标准,浙江体育治理也会向纵深发展。”杨明说。

  新时代下,大众体育对场地需求发生变化,要便利,更要环境优美,因而体育场馆建设的模式,形式发生了新的变革,有效利用闲置空间实现便利性,更考虑锻炼环境,这是新时代群众体育发展的进步。与此同时,走在全国前列的浙江,或许可以创造更多鲜活的例子,为《指标》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特色化的样本。

标签:体育公园;群众体育;体育场馆;体育设施 编辑:张钰婕
分享到:
相关阅读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