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体育频道 > 体育即时报  
“绿色先锋”来了!平湖广陈制造首艘浙北新能源货船下水
2025-09-16 16:31:31 来源: 潮新闻 潮新闻 见习记者 孔玉叶 通讯员 陆丽君 刘维佳

  9月15日,在平湖市广陈镇浙北造船基地,一艘以深邃蓝黑为主色调、船身点缀着黄绿渐变“能量波纹”图案的船舶在水面静静待立。当天,由嘉兴市浙北造船有限公司建造的“上海市首艘64TEU纯电动集散两用多用途船舶”举行吉水仪式。这不仅填补了广陈新能源船舶制造的空白,更成为浙北地区内河航运向“零碳转型”的标志性成果。

  船舶总长64.90米,型宽12.60米,设计吃水2.70-3.24米,可装载64个标准集装箱,配备双电机双桨推进系统,最高航速每小时达15公里,续航里程在经济航速下最高可达80公里。其核心动力采用纯电力驱动先进动力系统,相比传统动力船舶,具有零排放、低噪音、低能耗、高效率的显著优势。目前新能源船舶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它不仅是应对气候变化、实现航运业低碳转型的必然选择,也孕育着巨大的市场机遇和技术创新空间。

  “在建造这艘船时,我们始终把质量放在第一位,最终做到了零事故、零重大偏差。”嘉兴市浙北造船有限公司总经理金永建表示,从每一道焊缝的检测、每一台设备的调试,到船体线型精确到毫米、船身喷涂每道工序,他们都建立了一套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比行业标准更严格。

  金永建表示,这艘新能源船舶顺利吉水,是公司贯彻“绿色造船、智能升级”理念的重要成果,也是企业与浙江工业大学、嘉兴南洋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开展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典型范例。未来,企业将继续聚焦新能源船舶尤其是氢燃料动力船舶的研发与制造,助力长三角船舶工业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据悉,该船投运后,将主要航行于黄浦江至大治河航段,承担集装箱和干散货运输任务,有望显著减少传统燃油船舶在该区域的大气与水体污染,成为浙江省内河“电化航道”布局中一抹亮眼的绿色印记。

标签: 编辑: 龚晓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