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场哨声响起,在7万人的呐喊助威之下,国足最终还是未能将澳大利亚的球门攻破,以0∶2的残酷比分收场。就在同一时间的另一场比赛中,印尼队以1∶0战胜巴林,这样的结果,无疑将国足推向悬崖边缘。
纵观3月国足的这两场世预赛,即便国足将士的拼劲可嘉,但技术的差距不是只靠顽强的精神就能弥补的。此外,在伊万治下的这支队伍也暴露出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最后两个月备战时间,国足能否在有限的时间内抓住客战印尼这根“救命稻草”,将成为国足为进军美加墨保留一线生机的关键。
伊万能否放下他执拗的“腰”?
早在本场中澳赛前大名单和阵型图公布之时,就有不少球迷以及记者发出感叹:“怎么又是442单后腰菱形中场?”诚然,主教练伊万科维奇固执的采用“单后腰”站位,已然成为这位主教练身上的主要诟病。
在当今的世界足球格局下,442阵型,特别是442菱形站位战术已被大部分国际足坛主流球队所淘汰,原因在于“单后腰”的战术设置过于依赖后腰球员的个人能力,由于在覆盖范围内存在的天然短板,“单后腰”的阵容极易在对方快速传递和多点进攻时,因补位不及时导致失位。
在此次中澳之战中,中国队的两个丢球实际上都归因于“单后腰”保护不及时的问题。整体来看,“单后腰”阵型容错率较低,伊万科维奇坚持让国足使用单后腰的战术也屡次在比赛中成为被对手“点名爆破”的短板。此外在当下的国足人选中,也并没有一位球员能够有如此能力堪此重任,也进一步放大了该战术的劣势。
所以在面对之后的印尼及巴林时,伊万是否还会在这个饱受诟病的阵容上“死磕”?或许将成为国足能否为自己破局的关键。
比赛状态能“堆”出来吗?
国足的失利原因之一就是慢热状态的老问题,而如若想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国足队员们在剩余两个月时间内将比赛状态给“堆”出来。
6月世预赛前,中超联赛将会进行11轮比赛,相对于3月世预赛前仅进行两轮中超联赛来说,这两个月时间内是国脚们积攒比赛状态的黄金时间。特别是例如刚刚归化的塞尔吉尼奥,本次中澳之战,无论是赛前还是赛后,从伊万的表态来看,他在这两场世预赛中没有重用他的原因之一便是“长久没有进行系统比赛”。那么,当十几轮联赛过去之后,作为国安主力的塞尔吉尼奥,这一理由自然也不存在了。希望届时我们费劲归化的这位球员,能够在伊万的安排下扛起重担。
此外,在5外援政策的大背景下,虽然期间有十几轮联赛,但实际上大批国脚在联赛中的出场机会寥寥,如果在这种情况下,要去依靠长期封闭集训,显然难以事半功倍。
等到6月份对阵印尼前,国足怕是又要重新仿效3月份的长期集训,提前近半个月组队集训。届时,主力国脚们能否伴随联赛的深入,在俱乐部稳定上场保持状态,仍旧是一个很大的疑问。
因此,面对6月的“生死战”,队伍中的国脚们就需要尽可能地在联赛中争取上场时间,将自己的状态保持的同时,也要避免伤病,一些俱乐部也应该承担起责任,给予国脚更多机会。这样国足对于附加赛才能多一些“筹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