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体育频道 > 综合资讯  
体育单招捷径不捷?
2025-06-09 14:24:10 来源: 体坛报 记者洪漩

今日,高考正式拉开大幕,浙江40.2万名考生即将走进考场。与此同时,随着2025年体育单招公示名单陆续出炉,另一部分浙江学子则已经提前锁定升学机会,进入了心仪的大学。以体育单招(游泳)项目为例,69所高校共录取780人,来自浙江大学附属中学的蔡柯瀚同学,以94.73分的综合分,名列全国第一,被浙江大学录取。

近年来,“体育单招”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高校招生方式,越来越被学生及家长所关注。但这条“捷径”究竟如想象中的平坦,还是充满竞争与风险的“独木桥”?

高中体育教师:体学双优,越来越卷

部分家长认为,通过体育单招可以绕过普通高考的激烈竞争,轻松进入大学。对此,高校体育老师们直言:捷径不“捷”。

“以为练体育就能轻松上大学,但现实很残酷。”杭十四中体育教师康川介绍,体育单招的核心在于“体育专项成绩+文化课成绩”的综合评价体系,体训生需要面对文化课与训练的双重压力。

体育单招首先对专项技能的要求越来越高。以田径为例,男子100米国家二级运动员标准为11.54秒,达到这一水平需至少3~5年的系统性训练,且需在省级以上比赛中获得名次认证资质。许多学生因未能坚持高强度训练或缺乏参赛机会,最终与单招资格失之交臂。

随着今年1月1日最新修订的《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的施行,获得二级运动员及以上运动等级称号的难度增加。“以往部分家长常问‘孩子二级运动员证够不够’,但现在一级运动员都不保险。”在康川看来,目前形势越来越“卷”,随着更多高校从高水平运动队转到体育单招序列之后,也有一部分考生把主要目标调整为体育单招。意味着对于竞技水平的要求水涨船高。

另外,尽管文化课考试难度普遍低于普通高考,且考试科目仅包含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四科。但事实上,许多名校对考生的文化成绩要求比想象的要高得多。以北京体育大学为例,所公示的2025年体育单招一志愿拟录取名单,497名考生中文化分数最高为523分,最低为202.5分,文化平均成绩为390.82分。“倘若此时你的专项成绩并不占优,决定你能否录取的就是文化成绩。”康川表示,这也倒逼学生制定合理的训练和学习计划。

康川还强调,随着报考人数的波动以及竞争的日益激烈,考生根据预估成绩对照往年单招院校录取分数填报,势必会有不确定性。此外,每年体育单招的考生有两三成的复读率,有的落榜考生会持续考两三年,因此前几年积累下来的考生“存量”需要一段时间“消化”。

体育专家:单招不是退路,而是“双向选择”

在浙江传媒学院体育教学部体育与传媒中心主任周钰嫣看来,体育单招的本质是高等教育多元化选拔机制的组成部分,其价值在于为体育专长学生提供适配的升学通道,而非普遍适用的“捷径”。

“选择这条路的人在增加,其中存在跟风现象,也随之催生了这类体育教培市场。”周钰嫣认为,虽然体育单招的录取率相较于前一年的回升,对于广大考生来说或许传递了一个积极的信号。但是,想要在这条赛道上拼出结果并非易事,她呼吁广大考生及家长要冷静判断,若仅为逃避文化课而“半路出家”,很有可能因竞争力不足导致升学失败。同时,通过教培市场模式选拔进入大学的人,也未必真正适合体育赛道,反而可能导致人才培养失衡的问题。

在周钰嫣看来,引导孩子练体育,不仅是体能的锻炼,更是意志的磨砺。在这一过程中,不仅塑造了孩子们勇敢向前的精神和顽强不屈的意志,还有助于他们自信心的建立。

“对于选择体育单招方式升学的考生,未来赛道将越来越卷,文化课也成为重要的筛选指标之一。”周钰嫣表示,文化成绩的普遍提升对于学生运动员有正向激励作用。同时,她强调,体育单招考试不仅是专项技术水平和文化知识的较量,更是一场心理素质和抗压能力的考验,这也是成长中的一堂必修课。

作为有网球特长子女的家长,浙江传媒学院大学体育教学部老师倪步料也现身说法,他表示自己在狠抓孩子学业的同时也尽力发展其体育特长,“网球赛场上同样需要斗智斗勇,只有两者兼顾,才能打得好、走得稳。当然,我也希望网球能成为孩子叩响好大学的敲门砖,”同时,在他看来,随着未来体育单招政策的不断完善和优化,录取率将会保持在一个相对合理的水平,为更多体考生提供进入高校深造的机会,促进体育人才的培养和发展。

“随着消费水平到了一定阶段,未来体育将成为越来越多人的生活方式,也将有更多人服务这个市场。”倪步料表示,更多学子借助体育单招走进高等学府,接受综合素质的培养,将助力他们在未来的职业市场上走得更远。


标签: 文化成绩;考生;体育;文化课;运动员 编辑: 龚晓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