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体育频道 > 浙江热点  
杭州人的游泳比赛怎么有外省人来“扎闹猛”?
杭城“小飞鱼”身手不凡 三年“市长杯”声名鹊起
2017-12-11 02:42:31 来源:体坛报 记者 沈梦雪

  周末的杭城,窗外寒风凛冽,杭州游泳馆内却热火朝天。大冷天怎么有那么多人赶来游泳?原来,2017年杭州市“市长杯”少年儿童游泳比赛总决赛(以下简称“市长杯”)在这里举行,共有408名运动员和22支代表队同场竞技,争夺年终最强。

  市级比赛吸引了外省人来参赛观赛

  每年“市长杯”都是杭州市青少年儿童游泳比赛的重头戏,以往都只有来自杭州的小选手参加。今年,在比赛中也多了新面孔。

  “来,妈妈给你照张相,比赛别紧张哈,咱重在参与。”一口流利的北方话在满场的杭州话之间显得有些特别,一打听,原来这对来自天津的母女是专程赶来杭州参加“市长杯”的。

  小选手叫李佳仁,参赛的项目是50米自由泳,尽管在比赛中成绩一般,但是能和杭州这些优秀选手一起比赛,李佳仁的妈妈觉得比赛经验更重要,她说:“之前带着孩子看了天津全运会的游泳比赛,当时浙江每天都有金牌,尤其是孙杨、傅园慧、叶诗文这些明星选手给孩子和我都留下深刻印象。杭州的游泳发展在全国都很有名,这次来就是学习先进经验,看看这里的孩子是怎么训练比赛的。”

  除了参赛的,还有外省来观赛的。来自山东青岛的陈烨是一名游泳俱乐部的教练,这周末来杭州出差,机缘巧合下知道了有这样一场比赛,他就改签了回程票前来观摩。陈烨说:“早年间来杭州参观过陈经纶游泳队的训练,这次也碰到了娄红梅、朱颖等教练,觉得杭州的基层游泳训练越来越完善,有太多值得学习的地方,尤其是各个业训点良性竞争、循环的机制选拔了一大批优秀苗子,在人才输送上提供了保障。”

  三年赛事检验了选手也考察了教练

  全国游泳看着浙江,浙江游泳看杭州这句话耳熟能详。放眼全国,杭州的游泳业训机制的确走在前列,尤其是已经连续举办三年的“市长杯”,不仅让8-12岁的青少年有了更多比赛的机会,也让5-7岁的小孩有了累积比赛经验的平台。

  杭州市体育发展集团游泳健身中心主任徐星告诉记者:“以往迎春杯游泳锦标赛是检验各个业训点训练成果的最重要比赛,但这个比赛只针对8-12岁的组别,自从有了‘市长杯’之后,年龄层更小(5-7岁)的选手也有机会参与大赛。从小累积比赛经验,这对运动员日后参加更高级别的比赛,比如省运会乃至全国比赛都有很好的裨益。”

  在比赛项目上,每年的“市长杯”都会要求8-12岁组别的参赛选手必选200米混合泳项目。“200米混合泳不仅要求选手娴熟掌握4种泳姿,更要在速度和耐力方面有过人之处。这既是对选手的考察,也是对教练技术的考验。”杭州市游泳协会秘书长宦国华说,“这个项目最能看出选手的综合实力以及训练情况,每年这个项目的竞争都非常激烈,这也促进了教练和选手在日常训练时就重视各个泳姿的平衡。”

  在参赛秩序册上,魏巍、娄红梅等功勋教练的名字依然在列,还有不少像杨雨、孙荣等年轻教练的名字担纲大任,他们不仅独立负责队伍参赛,也带出了不少好苗子,这三年“市长杯”不仅挖掘了一批优秀运动员,也让年轻教练有了更多历练。

  淡化仪式让赛事更为纯粹

  和往年相比,今年的“市长杯”赛程更加密集,比赛也更紧凑,还淡化了颁奖仪式。不仅是因为报名参赛的人数越来越多,比赛时间紧张,也是主办方为了让参赛小选手专注比赛,让教练能够更好地挑选苗子。“除了简化开、闭幕仪式的流程之外,今年总决赛也没有设置颁奖仪式,比赛证书和奖杯由领队和教练统一领取。”杭州市游泳协会工作人员金维中说。

  这样的形式也让不少教练拍手称赞。陈经纶游泳队教练杨雨从“市长杯”开幕第一年担任开场嘉宾到现在成为带队参赛的教练,她对“市长杯”的变化也有着自己的理解,她说:“赛事的本身就是考验选手的综合能力,淡化了这些仪式,可以让选手有更多时间来热身、准备,教练也可以专注更多选手的表现,一举两得。”

  比赛进行得火热,在看台上家长们的阵营更是强大,好些家里不仅仅爸爸妈妈来了,连爷爷奶奶也都来到现场当起了拉拉队。提到没有颁奖仪式,在赛场边的爸爸妈妈们看来金牌不是最重要的,他们送孩子练游泳的想法很单纯,“既能增强孩子体质,锻炼他们的拼搏意志,又是一项生存技能。”

  随着“市长杯”总决赛举行,这项接地气,颇具“杭帮”特色的赛事,在组织者的全力“操办”下已是声名鹊起,深受家长们“热捧”。这不仅寓示着杭州游泳界新苗辈出,也让大家看到了“小飞鱼”们不为金牌,追逐梦想,“泳”不言败的志向。

标签:游泳;儿童;杭州 编辑:张钰婕
分享到: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