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一大早,一条视频让第四届全国智力运动会衢江象棋赛区工作群沸腾起来——王天一、郑惟桐、赵鑫鑫等象棋特级大师举着手写的祝贺语,祝福中国象棋协会生日快乐。
原来,每年的“双十一”,不只是网购狂欢节,对于“象棋人”来说,更是值得铭记的日子。从1962年11月11日成立至今,中国象棋协会已走过57载的风雨历程。
为了给协会庆生,也为了借此机会向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智运会象棋比赛现场多了两个展厅。从1956年到2019年,共有大大小小723次象棋比赛;从1956年到2018年,我国已诞生20位男子象棋个人冠军、20位女子象棋个人冠军;从1980年到2019年,国家象棋队共获得19项世界团体冠军、63项世界个人冠军……这些数据,是我国“象棋人”的共同记忆,它们都被在衢江娓娓道来。
在“象棋的记忆1956-2019”展厅,“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全国象棋锦标赛个人冠军榜”和“在守正创新中擦亮文化记忆——1956-2019”两块展板,触动了每一位关注者的心。上面介绍了历届国内象棋大赛的冠军,也基本上罗列了从1956年至今的每一次象棋比赛。国家体育总局棋牌中心象棋部主任郭莉萍说,每一位在展板前驻足的“象棋人”或是跟象棋有关联的人,都能在上面找到属于自己的记忆。“展示这些的初心,就是为了让人停下来看一看,了解我国象棋发展过程的不容易。”郭莉萍说。
展览现场,每一个观展的人都在寻找。棋手们在找,哪些比赛是自己参加过的;来自不同省份的人在找,哪些全国冠军是自己的老乡;住在酒店里的客人也在找,哪些象棋大师是自己知道的、自己的偶像在不在墙上。
“我从1974年开始参加象棋比赛,看到展板上的照片让我感觉时间过得很快、象棋发展得很快,现在无论是赛事组织和参赛人数都有很大的提高,而且现在象棋的发展模式不会阻碍象棋人才的成长,每个人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不同类型的优秀棋手为年轻棋手树立了学习的榜样。”今年69岁的柳大华是第四次参加智运会,作为很多重大象棋赛事的亲历者,柳大华回忆起这些象棋故事感触颇深。
“象棋的记忆1956-2019”展区还有一方展示柜,郭莉萍在介绍它时几度泪目。“这里面存放了过去几乎所有象棋比赛的秩序册、成绩册等,‘年龄’最大的要追溯到1957年。”她说,这些老物件,有些是协会保存的,有些当年只印刷了几十本,都是棋友们一直当做宝贝收藏着。
另外一个展厅“棋迹”在赛区二楼,介绍了“中国象棋协会”“历届全国智力运动会”“中国棋手的国际风采”“全国象棋甲级联赛”“全国象棋业余棋王赛”等内容。展现了中国象棋协会近20年间,在竞技体育、群众体育、青少年体育方面探索实践的一个缩影。郭莉萍坦言,作为“象棋人”,始终需要思考如何传承这一项目、如何把爱好者们都凝聚起来、如何让象棋在中国拥有更强的后备力量,而看着以上3项赛事活动的成果越来越丰硕,中国象棋的未来,也将一片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