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第十四届全国冬季运动会雪地足球男女丙组的比赛正在内蒙古呼伦贝尔火热上演。这是冬运会首次开设该项目,也是浙江首次组队参加。
在比赛地呼伦贝尔以南2800公里外的金华,一群浙江男子乙队的兄弟们每天密切关注着赛程赛况。这支队伍由7名管理人员、14名队员组成,2019年11月中旬成立,至今方才2个月。2月11日至20日,他们将北赴呼伦贝尔征战。
这是一帮“嗜球如命”的汉子。记者近日前往金华,从他们身上看到一段别样的故事。
别样的团队
陈晓伟是浙江雪地足球男子乙队的主教练,他告诉记者,出征十四冬,队伍的口号是“保三争冠”。
“之所以这么有信心,因为我们是一个不一样的团队。”陈晓伟说,如今的14名队员,是从当初报名的近30名运动员中选拔出来的,都是浙江业余足球界最优秀的运动员。“他们身上承载着落选兄弟们的梦。”
这14名队员来自全省各地市,做着不同的工作,但有一个相同的热爱——足球。“大家的年龄都在35岁以上,这个年纪都有自己的事业和家庭,为了训练备战,所有人都牺牲了很多。”陈晓伟介绍,周一到周五,队员们各自训练,通过微信群打卡,往往是忙完工作又接着忙训练;周末两天,队员们各自从所在的城市赶往金华参加集训,两天、三练、八小时,仅有的周末全部耗在了路上、球场上。“但没有一个人抱怨,没有一个人放弃,受伤了依然坚持、练完了继续加练……”
在陈晓伟看来,与其说他们是一支球队,倒不如说是一个家庭。在这个“家”里,训练时一人犯错全队受罚,一人进球全员鼓励。“因为我们是一个整体。”他们还常说一句话:“过程自己定,结果让天定。拼过了,就够了!”
别样的教练
在浙江足球圈内,陈晓伟是个响当当的人物。1996年,13岁的他进入中国足球学校,2年后被深圳平安俱乐部招入麾下,开始踢职业联赛,他还曾是2002年国青队的队员。这位主教练的别样之处在于:只有“好评”,没有“差评”。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这是队员王齐辉在陈晓伟微信朋友圈下的留言。陈晓伟比王齐辉要小5岁,但在后者心里,这个主教练,他心服口服。专业、激情、严厉、信念坚定而富有感染力,是王齐辉对陈晓伟的评价。“我的工作也是教练,但我从陈导身上学到了很多,对自己的教练工作有很大启发。”
王齐辉告诉记者,陈晓伟指导训练时是个“大嗓门”,“他知道怎样鼓励球员、激活球员,整支队伍在他的带领下积极性很高,对胜利的渴望尤其强烈。”而陈晓伟目前来看收获最大的,是沙哑的嗓音和半瘸的腿。
上周,陈晓伟到内蒙古做赛前考察,在一次训练中右腿肌肉不慎拉伤。1月11日晚他带着伤腿赶回金华,一到球场就立马指导训练。
“3个小时的训练结束后,我们队员都虚脱了,他也虚脱了,但他回去后还忙着做技术分析,直到深夜。”队员邹小波称陈晓伟是“真正为足球事业献身的拼命三郎”。
在浙超联赛中,陈晓伟和邹小波分别代表不同的球队,二人是多年的对手。当这一次成为了队友,邹小波打心眼里认为:“陈导比我还要牛。”他说,自己的生活除了家庭就只剩下足球,但跟陈晓伟接触2个月,感觉他一天有20个小时都在为足球而忙碌。“有他这样的主教练,我们没有理由偷懒。”
别样的感动
1月13日半夜11点17分,邹小波在球队微信群里发了一张截图——他刚刚完成当天的5公里跑训练任务。从群内打卡顺序来看,他是最后一个。
邹小波目前是宁波余姚一家足球青训的负责人兼教练,当天他工作到晚上10点半,心里一直记挂着训练任务。他说,35岁的自己能赶上冬运会,代表浙江参赛,这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我在队里年纪最轻,理应有更多担当。训练是最基本的事,再晚也要完成,这是我的态度。”
邹小波的态度,也是球队所有人的态度。在这支队伍中,有一股无形的力量,把所有人都串联在了一起——凝聚力。“所有球员都像是一家人,大家都把彼此当做兄弟,不分你我、共同进退,只为心中相同的目标而奋斗。”陈晓伟说,因为有凝聚力,所以在球队成立以来的2个月中,充满了感动。
队长刘志雄来自湖州长兴,队员们到金华的直线距离,他是最远的一个。在陈晓伟眼中,刘志雄人品好、积极性高、对足球万分热爱,在过去的2个月中,一直充当着完美队长的角色。“每次的训练任务,他都会保质完成,甚至超额完成。”
比如当天的任务是有氧5公里,他会完成6公里、7公里,为什么?“因为我是队长!”刘志雄说,作为队长的自己必须担起肩上的责任,“在所有人都拼尽全力的情况下,我必须再多做一点。”
类似的感动时刻不胜枚举,陈晓伟坦言:“4年以后,我们很可能因为伤病而远离球场,所以我们每个人都把冬运会当做生命中最后一次大型比赛。希望给浙江足球留下成绩,也给自己留下一份珍贵的回忆。”
2月6日,队伍就要出征,到2月11日正式比赛,留给他们熟悉场地的时间不到4天。陈晓伟坚信队伍会取得想要的成绩,因为“虽然浙江没有雪,但我们踢雪地足球不比别人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