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体育频道 > 浙江热点  
如何实现从半马到全马的跃升? 跑马冠军分享科学进阶方法
2025-04-10 11:21:55 来源: 记者 余敏刚

人间四月天,全省再迎跑马季。今年,许多跑者将他们的跑马计划从半马升级到了全马,那么如何在晋级之路收获成效,避免训练时进入误区?记者采访了杭州舒适堡资深教练厉志婷,她曾获得国内外多项马拉松赛事的冠军,有着丰富的跑马经验。

全马难度远超2个半马

厉志婷告诉记者,从半马到全马,两者之间的差距远非简单的“距离翻倍”。对于全马而言,无论是从体能储备、心理韧性,还是到训练细节、对身体的挑战,难度都增加了不少,跑友要有准备、有计划地训练、参赛,这既是对自己负责,也是为了获得更佳的参赛体验。

“首先要跨越底层逻辑的鸿沟,全马绝不等于2个半马。”厉志婷强调,很多人误以为“完成半马就能跑全马”,甚至认为“全马只是半马配速减半”。实际上,全马的后半程对身体的消耗远超想象:比如在面临能量代谢临界点,人体储存的肌糖原约能支撑25-35公里跑步,后半程依赖脂肪功能效率骤降,导致“撞墙”;同时肌肉耐力也将达到极限,半马仅需维持2-3小时中高强度运动,全马则需4-6小时持续性输出,肌纤维微损伤累积更显著;此外,在心理韧性考验方面,全马最后10公里是意志力的终极战场,远超半马的心理负荷。厉志婷建议,半马成绩稳定在2小时内、月跑量达150公里以上,再尝试全马训练周期。

建立4大核心训练体系

如何避免盲目冲刺、科学跨越全马这道门槛?厉志婷认为,全马备赛周期需4-6个月,周跑量增幅不超过10%,避免过度训练。完整的参赛前训练内容要建立4大核心模块的科学训练体系。如训练体系为周期化训练,要构建耐力金字塔,基础期为8-10周,以低强度有氧跑为主,逐步提升周跑量至50-70公里,夯实耐力基础;进入强化期后,时间为6-8周,加入乳酸阈值跑、长距离慢跑,单次LSD逐步延长至30-35公里;备赛期为2-3周,期间可以模拟比赛配速完成32公里长跑,适应目标强度;在比赛前要完成减量,时间为2周,跑量降至峰值60%,保持肌肉活性。

针对跑友应该如何训练的问题,厉志婷提醒,不要盲目堆跑量,应采用80%低强度有氧跑+20%高强度间歇跑。要重视身体疲劳管理,静息心率持续升高5bpm以上、睡眠质量下降,应取消训练计划。在设计全马备赛期间要要精细化设计。跑步频率为每10天一次,从18公里逐步延长至35公里,配速比目标全马配速慢30-60秒/公里,重点培养脂肪供能效率。跑步中,每5公里补充水分和电解质,每8公里摄入能量胶。

“平时也要加强力量训练,可以预防伤病。比如单腿硬拉、保加利亚剪蹲,每周可以练习2次,每组12-15次,侧平板支撑每次训练10分钟,训练后可以加入5分钟的跳绳、台阶跳等。”厉志婷说,有条件的跑友平时可以进行交叉训练,增加骑行和游泳非冲击性有氧运动,促进恢复的同时提升心肺功能。装备方面,训练时可以用厚底缓震鞋,比赛时用碳板竞速鞋。

呼吸对了,跑步更轻松

跑步时,很多人会纠结是否该用鼻子吸气、嘴巴呼气,节奏应该是几步一吸,几步一呼?其实,呼吸没那么神秘,只要掌握好几个关键原则,就能让跑步变得更顺畅、更舒服。

为什么跑步呼吸很重要?

跑步时,身体需要大量氧气来给肌肉供能。如果呼吸不到位,氧气供给跟不上,身体就会感觉疲劳,心率飙升。呼吸不仅是吸进氧气,也要排出二氧化碳。呼吸越顺畅,体内的废气就排得越干净。良好的呼吸能带动跑步节奏,让脚步更轻盈。很多人一跑起来就乱了呼吸节奏,结果越跑越累。

常见的呼吸方式有哪些?

一是鼻吸口呼,鼻子能过滤、加温空气,减少对呼吸道的刺激,适合大部分日常慢跑、节奏跑。二是全程鼻吸鼻呼,比较适合低强度的慢跑或健身跑。如果强度上来,会觉得光靠鼻子呼吸不够用,容易憋气。三是口鼻并用。跑到一定强度时,光用鼻子吸气可能跟不上身体需求,就得借助嘴巴一起吸气、一起呼气。这种方式适合速度训练或高强度间歇跑,让身体获得更多氧气。

呼吸节奏怎么掌握?

2∶2节奏。两步一吸,两步一呼,适合中等强度的跑步。比如,一边跑,一边心里数:“左、右(吸),左、右(呼)。”能让呼吸和步伐保持一致,跑起来节奏感强。

3∶3节奏。三步一吸,三步一呼,适合低强度或恢复跑,让呼吸更深更稳。如果是更轻松的慢跑,可以试试4∶4节奏。

2∶1或3∶2节奏。两步吸、一呼,或三步吸、两步呼,适合比较快的配速或冲刺跑,让身体获得更多氧气。这种节奏更密集,在高强度训练时用得上。

如何练习呼吸?

平时在家就可以尝试腹式呼吸,吸气时手放在肚子上,感受肚子鼓起,呼气时收紧腹部,帮助养成深呼吸的习惯;慢跑时,刻意留意自己的呼吸节奏,找到最舒适的步频和呼吸频率。此外,有些跑步APP会提醒跑者在特定时间做深呼吸,有些音乐也会帮助跑者找呼吸节奏,可以尝试。

最后记住,不要一味模仿别人的呼吸方式,找到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标签: 编辑: 龚晓
相关阅读